歐盟碳價新高 每公噸升破50歐元

歐盟為遏止溫室氣體排放,規定在歐洲營運的發電廠、工業與航空業者在製造污染的同時,必須購買碳配額。

歐盟碳價4日(周二)突破每公噸50歐元,創下新高紀錄,分析師視此為重要里程碑,看好此波長期漲勢將吸引更多創新潔淨技術投資,讓再生能源的經濟效益能與傳統化石燃料競爭。

歐盟為遏止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而採取碳市場機制,迫使在歐洲營運的發電廠、工業與航空業者在製造污染的同時,必須購買碳配額。

歐盟目標在2030年以前將淨溫室氣體排放至少削減55%,為碳市場帶來更多動能。

ICE的歐盟排放權配額(European Union Allowance,EUA)12月期貨價格周二升抵每公噸50.05美元,這是自2005年碳市場推出以最高水準。今年以來,12月合約價已飆升約50%。5日盤中報48.89美元。

路孚特碳分析師索胡斯(Ingvild Sorhus)表示,「當前有許多樂觀的因素,推升價格漲到目前水準。」

這些樂觀因素包括歐盟針對最新氣候目標的政策支持,金融投資者受到碳價上漲的吸引而進場,帶動配額需求上升,分析師也認為未來幾年碳價將進一步走升。

歐盟將於今夏發布一系列政策,讓各行各業減少排放量以達到2030年減碳目標,這包括對歐盟碳市場的改革,外界預料這會帶動二氧化碳配權需求增加,因物以稀為貴而使碳價上揚。

分析師認為,歐盟碳價要攀升至一定的高水準,才能促使產業積極削減二氧化碳,讓低碳的替代方案成本競爭力,提升到足以與傳統化石燃料技術競爭的水準。

法國巴黎銀行首席永續研究策略師路易斯(Mark Lewis)指出,碳價必須夠高,以便歐盟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在此基準下,我認為碳價在2030年以前升至每公噸90歐元是合理的預期。」

歐盟碳市涵蓋範圍的發電廠與工業的排放量,從2005到2019年之間銳減35%。到目前為止,多數的排放量減少來自發電業,更高的碳價將使燃煤發電廠經濟效益降低,吸引發電廠改採碳排放較少的天然氣。

相關新聞

《F1》電影票房奏捷,目前全球票房已累積超過四億美元,對已上年紀的布萊德彼特及品牌賽車來說無疑是一枚興奮劑,他們還未過氣,不,他們尚在巔峰...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14日)進行今年來第三度訪中行程,傳與小米創始人雷軍會面並留下合影。面對來自美國晶片出口管制的施壓,...
根據《華爾街日報》對專業預測人士的季度調查,與三個月前相比,經濟學家們現在預計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將更強,衰退風險更低,通貨膨脹也將降溫。
《金融時報》昨日報導,美國防部施壓澳洲及日本,要求其針對「台海戰爭中的立場」表態。不過,據《衛報》、《路透社》等消息來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