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資訊整理 開發流程與各大疫苗比較

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開發,全世界都如火如荼進行,其中資訊混雜難分,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針對最基本的疫苗開發流程,到疫苗保護率與各大廠品疫苗比較,讓大家一次了解。防疫視同作戰,大家需一起齊心了解關心!

疫苗正常開發流程圖:

疫苗種類:

  • 傳統型(利用病毒或是蛋白質,激活人體免疫系統)
  1. 滅活病毒疫苗(把病毒殺死)
  2. 弱化病毒疫苗(不殺死病毒但減少病毒的活力)
  3. 病毒載體疫苗(把有效組分通過基因工程插入到對人無害的病毒中)
  4. 蛋白組分疫苗(直接注射有效組分)
  • 新型核酸技術
  1. mRNA疫苗:開發和生產的快捷簡易,實際免疫效果高,打兩針之後的保護率一般達到95%。
  2. 質粒DNA疫苗(plasmid DNA vaccine):生產上比mRNA更簡易,儲存運輸更方便。但目前還沒有尚未有進入第三期的臨床試驗的產品,據説也有望達到比傳統疫苗更高的保護率。

疫苗保護率是什麼?

  1. 完全保護率:

疫苗有效率=100%X(感染者中,打安慰劑人數)/(總感染者人數)

比如有100人參加實驗,其中50人打到疫苗、另50人打到安慰劑;最後發現一共10人感染,當中1人打到疫苗、其他9人打到安慰劑。那麼這支疫苗的效力就是90%;如果感染的人裡面,沒有任何人打到疫苗,那疫苗的效力就會是100%。即指注射疫苗後的人群中不被病毒傳染的比例,一般國家(包括聯合國)要求至少50%的保護率。

2. 輕症保護率和重症保護率:

注射疫苗後,保證被注射者不發展為輕症或重症的百分比。換言之,即便完全保護率不高,以致有人注射後照樣會感染病毒,但發展為輕症或重症的可能就比完全不注射要低很多。比如科興,其完全保護率不高,但輕症保護率為78%,重症保護率為100%。

各大廠品疫苗比較:

  • 牛津疫苗(AZ疫苗)

台灣目前已經取得三批AZ疫苗約72萬劑,並開放公費接種的疫苗。AZ疫苗的保護力大概是70%,且過去在歐洲傳出多起接種AZ後出現嚴重血栓的案例,對此,歐盟專家分析後認為,應將血栓列為AZ疫苗極罕見副作用。目前鄰近日本是展緩該疫苗施打,韓國則為30歲以上方能施打。

  • 輝瑞疫苗(BNT)

台灣目前尚未取得輝瑞疫苗,但接種BNT疫苗後的保護力高達95%。其未預期的嚴重不良反應很罕見,包括呼吸困難、臉部及咽喉腫脹、心跳加速、全身紅疹、暈眩及身體虛弱等症狀。

  • 莫德納疫苗

首批15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已抵台,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約94%,施打之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畏寒、發燒。接種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有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接種部位搔癢、臉部麻痺、臉部腫脹等。

  • 高端/聯亞疫苗

國內兩家疫苗廠高端和聯亞都全力投入研發中,現在已進入臨床實驗第二期收尾階段,但疫苗的保護力、副作用等資訊都尚未公布。

相關新聞

因應 AI 資通訊產業用電快速攀升,為確保相關能源設施可採用高效率設備,經濟部依據《能源管理法》第16條之授權,修正三項子法規定包括《...
壽險公會正在討論壽險公司匯率會計調整四個方案,預計11月送交金管會,這些方案皆違反國際會計原則,且大部分方案將原本要公允評價的匯率損益,...
台中市梧棲區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重創產業,禁宰令延長至15天,從豬農到豬肉攤商,甚至小吃店全遭受衝擊,紛紛停業;雖僅會在豬隻之間傳播,...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