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躁進的能源轉型 後遺症一一浮現

為落實非核家園主張,蔡政府上台後訂出二○二五年能源配比兩成綠電、八成火電目標,然而,在毫無科學依據、無視現實考量之下制定的方案注定難以為繼,且後患無窮。廣設風機引發的國防安全疑慮只是冰山一角,過去幾年來供電穩定淪為看天吃飯,停電、跳電成為民眾生活的日常,躁進的能源轉型後遺症正一一浮現。

 

蔡政府喊出二○二五年能源轉型配比為燃氣占比五成、燃煤三成、再生能源兩成,但再生能源因為用電成長加上推動不如預期等因素,兩成的政策目標已確定跳票,必須拖到二○二六年十月才能達標。問題是,如果如先前麗威風電在通過環評後仍因飛安疑慮被駁回興建計畫,或風機設置衝擊國防安全等類似狀況一再出現,政策跳票不足為奇,足見當時的規畫與政府機關間的橫向聯繫有多草率。

 

不僅如此,蔡政府推動的再生能源以風電、光電為主,為了能在短時間廣設離岸風機,政府只能開出高人一等的躉購費率吸引外商投資,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員說未來電價不會因此上漲,問題是,改由政府或國營事業吸收,用民眾繳的納稅錢來凍漲電價,不還是由民眾埋單。

 

更不用說因為屋頂型光電規模小且推動不力,地面型光電成為政府規畫綠電主要來源,但過程亂象叢生,包括良田林地被拿來種電、漁電共生淪為「漁電共爭」等。尤其因為光電在夜間無法發電,但儲能系統並未到位,倉促廢核又導致備援電力一時補不上,導致過去原本是離峰時段的夜間,居然也成為夜尖峰時段,還因為電力不足而降載。一旦遇到像去年的「風不調、雨不順」,供電拉警報就成為日常。

 

為了達到再生能源的占比,這幾年,經濟部能源局四處圈地,從陸上到海上,這幾年亂象早已四起,現在苦主輪到了國防部,下一個又會是誰?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