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攜手合作舉辦「曼德拉與南非族群和解」座談會
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座談會 學者:轉型正義淪為選舉工具
--------------------------------------------------------------------------------
【高有智/台北報導】
二二八紀念日前夕,時報文教基金會等團體廿四日舉行一場談族群和解與轉型正義座談會,會中學者陳芳明等人指出,轉型正義需要社會集體討論面對,尤其掌握最高權力者要建立討論對話文化。但國民黨不斷迴避、民進黨不斷追討,轉型正義淪為選舉工具。
時報基金會等團體在佳映娛樂公司贊助下,在二二八前夕舉辦新片《再見曼德拉》首映會,片中透過看管曼德拉的白人獄警桂格里的故事,敘述曼德拉的監獄生活,同時刻畫曼德拉的人格與理想情懷,呈現南非如何走過種族隔離政策的社會對立,逐步邁向和解社會的過程。
首映會後,時報基金會舉辦「曼德拉與南非族群和解」座談會,由中時社長林聖芬、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簡錫堦主持,邀請律師王清峰、中研院研究員吳乃德與政大台灣文學所所長陳芳明討論,從南非案例省思台灣的族群對立和轉型正義等課題。
陳芳明批評說,轉型正義議題已經成為消費名詞,尤其到選舉變成換取選票的工具,轉型正義原本是要糾正歷史錯誤,現在反而是在錯誤基礎上製造另一種錯誤。
研究歷史出身的陳芳明說,探討轉型正義必須回歸歷史傳承,尤其是漸進改革的過程,政治案件的受害者已不在民進黨內,加害者也不全然都在國民黨。但政治操作下,把所有問題都簡化成國民黨必須承擔責任,民進黨反而成了受害者。
他也說,對於轉型正義缺乏政黨對話討論,國民黨迴避歷史,民進黨卻不斷追討歷史,談正義不能單方面,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和白人總統戴克拉克最後都願意坐下來協商,台灣掌握最高權力者沒有建立這樣對話討論文化,只有怪罪朝小野大,過去八年都浪費掉了。
王清峰說,南非透過真相和解委員會追求歷史真相,才能和解寬恕。但台灣只有賠償受害者,未來如何追究責任,包括追究範圍與對象與如何追究的方式等,都需要社會共識,尤其要尊重被害者家屬意願。
吳乃德分析曼德拉能夠成為黑人領袖的特殊人格與道德特質,他也強調,政治不只是高明騙術或交換關係,民主社會如果沒有道德基礎難以鞏固,政治若沒有道德高度,也無法推動和解和轉型正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