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生活轉型 需政策介入

為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與挑戰,不間斷的科學研究與評估至關重要,然而,過度側重於線性科學研究,容易忽視社會價值對於轉型的重要性。

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Sheila Jasanoff教授曾指出,有如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這般的科學評估,有助於將氣候變遷確立為一種全球現象,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其會將知識與價值抽離。Jasanoff教授主張,科學不是人們體驗氣候的唯一媒介,甚至不是主要媒介。轉型,有賴於氣候風險、環境意識的改變。促成道德上與行動上的改變,是整個社會朝向淨零轉型的認同、支持之重要基礎。故,對於長程減碳與轉型的思維,應當從局限於科學知識的尺度,拓展至價值尺度。

近期,IPCC也逐漸正視人類行為與意識在轉型中的定位,將其主張朝向價值尺度延伸。IPCC在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二○二二:氣候變遷的減緩〉中,強調了消費者行為改變的影響力,即日常減少肉食、搭乘大眾運輸、資源回收再利用與生活節能等行為,可將終端使用部門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四十至七十%。值得注意的是,IPCC也強調透過政策支持、社會文化選擇及行為改變,可將使終端用戶部門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迅速降低至少五%,換言之,除了社會文化選擇及行為改變的價值尺度之外,政策支持也是轉型的關鍵驅動力。

與IPCC的情況相仿,台灣於三月卅日公布的「二○五○淨零排放路徑」中,將「生活轉型」列入重要的轉型策略,這意味我國長程減碳政策與轉型思維,逐漸跳脫科學知識尺度,將轉型延伸到價值尺度。然而,單仰賴民眾自發性改變原有生活習慣、實踐減碳生活行為,而缺乏政策的支持與治理創新,「生活轉型」可能淪為「空中樓閣」。換言之,轉型思維不能只停留在價值尺度,也需要政策支持的介入。事實上,政府過去推動「垃圾強制分類政策」、「強制機車騎士應戴安全帽政策」,便是政策介入使民眾行為改變的成功案例。

因此,若要促使民眾在生活型態上發生根本性改變,並藉以驅動低碳社會轉型,尚需仰賴下一層次的思維,即治理層次的尺度。故,政府應著重治理的體制、法規、制度,及公正轉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府在三月卅日公布的架構除了著重與產業界的溝通,較乏與社會各界、學界、NGO的溝通,呼籲政府需要啟動與各界的對話。綜觀世界各國能源與氣候轉型成功的國家,社會支持亦是轉型成功關鍵要素。

相關新聞

新內閣人事出爐,準閣揆卓榮泰昨(23)日宣布財政部長由莊翠雲留任,並交付三項任務,包括續推囤房稅2.0、新青安貸款、落實綠色金融。...
賴清德總統即將於520就任,新內閣宣布的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是保險專長,各界寄予厚望。有關保險業的監理,目前最重要的議題是,...
美國能源政策專家麥吉利斯(Jordan Mcgillis)表示,台灣的經濟是由充滿活力的製造業所帶動,經不起電力不穩定帶來的衝擊,...
昨天為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及副總統賴清德共同接見「全國NGOs環境會議」代表團體。蔡英文在會中細數近年推動能源轉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