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推薦吃「植物肉」 素食概念正式寫入《2021年環境白皮書》

環保意識抬頭下,在歐美國家盛行多年以「植物肉」(alternative meat,人造肉)搭餐風潮看來已吹到亞洲。日本政府8日公布的「2021年環境白皮書」正式寫入減少肉食、推薦食用人造肉的概念。

《日本時報》、《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於8日召開內閣會議上敲定2021年版《環境・循環型社會・生物多樣性白皮書》(簡稱環境白皮書),指出為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人民生活型態有必要隨之改善,認為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的人造肉,能成為民眾挑選「食物」的選項之一。

白皮書強調,食品在生產、加工及廚餘處理各個環節都會造成環境負擔,特別是肉類,在飼料運送、牛隻打嗝排氣將排出大量溫室氣體。光是每人每日三餐的「吃什麼」選擇,日積月累下都將對環境造成重大負擔,其中還特別以專欄描述餐飲業及超市的人造肉銷售量增加趨勢。

報導表示,日本環境省早在2020年版環境白皮書就有意寫入「減少肉食」的概念,不過當時遭到主管畜牧業的農林水產省不滿最終打消念頭。

不過,新任首相菅義偉2020年就位後,在10月施政演講上便將「綠色社會」納入數位轉型改革重點,同時承諾日本要在「2050年達成零碳排、碳中和」目標,才促成今日環境省決定。

環境省負責人表示,「生活各方各面都需(為環保)採取行動的認知,在日本政府內部已逐漸擴大」,再度重申2000年日本提出的「健全物質再生社會」(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SMS)概念,這對於當今物慾社會來說確實是個重大生活型態轉變。

另外,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下,日本各地實施大規模緊急事態宣言,人們待在家中讓個別家戶的電力使用高攀,垃圾量增加,白皮書也呼籲人們改用再生能源電力、建議家中室內裝潢可進行隔熱改造,並減少食品浪費。

該措施也可看作日本政府為了即將於6月11日舉行的「七大工業國」(G7)高峰會做準備,菅義偉到時將親自赴英國出席會議,會中氣候變遷將是討論重要議題之一,各國也期望全球能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將探討制定統一碳價。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川普以 IEEPA「緊急狀態」對全球加徵關稅,引發濫權爭議。學者指出貿易逆差屬長期可預期現象,不符 IEEPA 要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
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的背景下,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在美國形成產業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