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創條例修正 新增護國群山條款

為鼓勵產業投資前瞻技術,經濟部將修正《產創條例》新增10-2,針對設備投資提供更優抵減優惠,工總、工商協進會及電電公會都表達肯定態度,認為政府的立意良善,可提高企業投資誘因,但希望適用範圍也能擴及10-1條的智慧機械、5G。

《聯合報》報導,經濟部為確保台灣前瞻技術領先地位,將提《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關鍵地位企業研發前瞻技術,可享比現行15%更高的研發投抵;購置最先進製程設備可抵減固定比例,不設金額上限;此次修法,被外界視為留住台積電及相關供應鏈最新技術的「護國群山條款」。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對此,經濟部表示,不會限制適用產業類別,除了半導體產業有機會申請,其他產業同樣也可適用。

經濟部表示,此次擬修正產創條例,是為了鼓勵大家投資前瞻技術,保持技術領先,針對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的產業提出三大修法重點,希望維繫住台灣領先地位。

第一,鼓勵關鍵地位公司持續投入前瞻技術領域並保持領先,所以其研發投資抵減率,將優於現行產創條例第10條規定的「支出金額15%」。其次,鼓勵關鍵地位公司因應全球需求,持續投入最先進製程設備,也允許購置先進製程設備抵減固定比例,不設金額上限。

關於確切投抵率,經濟部期盼研發投抵率可優於15%;設備投抵率優於現行產創條例智慧機械、5G投抵,也就是優於當年度5%或三年內3%的投抵率,但實際投抵率仍須尊重財政部評估。

為了避免過度租稅優惠,企業須有效稅率要達到15%,也就是滿足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最低稅負制標準,才可適用以上優惠。官員說明,得以適用優惠皆是具有發展前景企業,每年固定稅收應可滾動成長,同時可避免產生過大稅損。

財政部官員表示,目前僅初步交換意見,但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討論,財政部對於租稅優惠立場,向來希望讓資源有效配置,若經濟部正式提出草案及相關評估,會配合整體政策規畫研議與討論。

另外,《工商時報》報導指出,由於半導體產能仍供不應求,包括台積電、聯電、力積電等均拉高資本支出擴大投資,並在台灣興建新12吋晶圓廠,後續採購設備量將大幅增加,特別是先進製程及特殊成熟製程相關設備價格上漲,採購成本明顯提高。業者表示,政府若能給予半導體設備補助,當然樂觀其成。

針對《產創條例》研議修法,工總、工商協進會、電電公會主訴求為10-1條,並主張應將智慧機械、5G等投資抵減優惠期限,展延至2029年至所有投資抵減落日為止,並將抵減稅率提高至15%。

針對經濟部打算增訂10-2條,優惠措施優於現行《產創條例》,並提供研發25%高於現行15%投資抵減率,工總指出,立意良善,且可提高企業投資誘因,但不應排除智慧機械、5G等。

工商協進會也指出,若是排除5G、智慧機械就與業界訴求不符,同時建議經濟部既然要新增10-2條,應再增列金融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的投資抵減項目,且落日時間為2029年。

工總與電電公會都表示,新增10-2條,且優惠措施優於現行《產創條例》,是有助於產業投入前瞻設備投資及研發,並提高企業投資誘因,但5G及智慧機械更需要政府提供具有誘因的優惠。

電電公會直言,目前5G及智慧機械的投資抵減優惠適用年限,不足以供企業落實投資規畫。工總指出,導入5G的投資風險高,若投資抵減能延長、抵減稅率能提高,對產業助益更大,因此期盼5G、智機抵減稅率也能提高至15%,且與產創投資抵減落日一致至2029年。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網站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