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能源穩定 美商會籲提升燃氣與再生能源發電

                            台中火力電廠2部燃氣機組送台中市都市審議1年多,至今仍被卡關。

今年五月的兩次大停電,凸顯了台灣「缺電」的困境。台灣美國商會呼籲,政府需加倍努力提升新的燃氣、太陽能與風能等再生能源發展;近期的供電短缺事件突顯出台灣需要更具彈性的能源調度、分配系統與更好的電網設備。倘若無法妥善解決上述問題,將對台灣的整體產業與資訊安全造成嚴重的衝擊。

台灣美國商會今天公布《2021台灣白皮書》。在能源領域,白皮書指出,本土疫情讓眾多公司啟動居家上班機制,遠距上班、因缺水導致的水力發電供給不足與提前到來的炎熱天氣,這三項因素導致用電需求達高峰與短暫的供電問題,並再次凸顯政府能否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政策中有關能源自給自足目標的問題。

鑑於外商在台灣設置研發、資料中心不斷增加與台商回流,台灣經濟無疑有正面的發展。但如果台灣無法維持供電穩定,將影響廠商投資意願。

白皮書建議政府需加倍努力提升新的燃氣、太陽能與風能等再生能源發展。能源委員會進一步指出,為實現政府減碳及穩定發電的目標,迅速增加液化天然氣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的進口量是必須的。今年決標的興達及台中電廠燃氣複循環發電機組興建工程是重要的進程,然而這方面的進展在2020年卻因環評許可證的延誤和因預算不足需進行多次投標而明顯落後。對於公、私部門而言,未來兩年內大幅增加液化天然氣的項目十分重要。

在減碳策略方面,能源委員會認知到台灣當前的目標是於205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到2005年的50%。不過許多鄰近國家所設定的減碳目標更為積極,在2050年或2060年之前就希望達到淨零碳排以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能源委員會認為,台灣在全球零碳排活動中處於有利地位,且台灣的經驗、創新、研發和專業知識可以成為全球效仿的榜樣。因此,台灣政府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措施提倡綠能和永續能源發展。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