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疫情使全球飢餓人數攀升

聯合國(UN)週一發佈的報告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面臨飢餓的人口增加了18%;又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糧食及農業組織等多間聯合國機構12日發布的聯合報告,去年世界飢餓狀況急劇惡化,營養不良人口增至約7.68億,相當於全球人口10%。聯合國呼籲,應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以挽救數百萬人免於挨餓。

疫情加劇全球飢餓

根據綜合外媒報導,由聯合國機構編撰的年度糧食安全和營養報告表示,由於衝突、氣候變遷,及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影響,去年世界飢餓狀況急劇惡化,全球營養不良人口增至約7.68億,相當於全球人口10%,比2019年增加約1.18億。全球已偏離2030年前消除飢餓的目標,聯合國報告更警告,疫情將消除飢餓的目標帶往「錯誤方向」。

儘管目前仍無法確定疫情的全面性影響,但報告預估,2020年面臨飢餓的人口比2019年增加約1.18億,增長18%。中度、重度糧食不安全的人口上升,相當於前5年的總和。報告指出,到2020年全球近3分之1的人,約23.7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僅在1年內就增加近3.2億人。同時有近10%的人口,面臨營養不良的問題。儘管自196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糧食產量增加300%,但營養不良仍是導致預期壽命縮短的主因。

貧富差距加大 兒童受到極大影響

由於經濟衰退幾乎影響到所有低收入、中收入國家,飢餓現象普遍增加。但最大的影響是在那些出現氣候危機、衝突或兩者兼具的國家。報告提到,疫情大流行只是「冰山一角」。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表示,在1個富足的世界裡,沒理由讓數十億人無法獲得健康的飲食,這種情況令人無法接受。

據報告,營養不足的人口超過半數生活在亞洲,約4.18億人,但非洲地區上升21%的增幅最大,是其他地區的2倍多,有超過3分之1的人口,約2.82億人面臨營養不良。而兒童依然是受影響最大的族群,有超過1.49億不到5歲的幼童發育遲緩。

人道主義組織樂施會(Oxfam)的法爾表示,這些報告數據再次提醒我們,全球糧食和經濟體系有多脆弱,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沒有社會保護以應對疫情的不利影響。法爾也提到,疫情期間全球糧食價格上漲40%,小農只能被迫看著農產品腐爛,而大型食品公司卻在去年內累積超過10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

零飢餓目標落差 改善恐需數十年

聯合國指出,疫情大流行重創聯合國2030年實現「零飢餓」的關鍵目標。依照目前的趨勢,距離目標預計將差6.6億人,而這項數據中的3000萬人,可能與疫情的長期影響有關。

古特瑞斯表示,將會在今年9月領袖年度大會期間,召開全球糧食系統峰會,已作出「緊急改變」。同時也預計將在月底羅馬峰會前,探討相關議題,研究該如何透過改變糧食系統,來解決飢餓、氣候緊急狀控、令人難以置信的不平等和衝突問題。古特瑞斯說:「投資對我們的糧食系統帶來的改變,將啟動朝向一個更安全、更公平、更永續的世界的轉變。這是我們可以做出的最明智和最必要的投資之一。」

相關新聞

美國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CNN專訪時表示,美國應該「降低對其他國家的依賴」,並將科技製造業遷回國內。此外,...
大陸海關總署14日公布最新外貿成績單顯示,在搶出口效應仍存等背景下,以美元計價的6月份出口與進口年增速均優於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
《F1》電影票房奏捷,目前全球票房已累積超過四億美元,對已上年紀的布萊德彼特及品牌賽車來說無疑是一枚興奮劑,他們還未過氣,不,他們尚在巔峰...
根據《華爾街日報》對專業預測人士的季度調查,與三個月前相比,經濟學家們現在預計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將更強,衰退風險更低,通貨膨脹也將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