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台辦事處報告:近7成受訪企業無買綠電計畫

英國在台辦事處今天發布首份針對「台灣兩千大企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報告,解析台灣本土企業對相關議題的態度與行動,報告指出,近7成受訪企業目前沒有綠電投資購買計畫。

英國在台辦事處下午表示,「台灣兩千大企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以天下雜誌兩千大企業資料庫為調查母體,受訪企業囊括製造、金融、服務三大業別,分屬大型企業(年營收超過新台幣100億元)、中堅企業(50至100億元)、小巨人(50億元以下),盼能提供參考,協助台灣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

報告指出,英國2019年率先宣布將淨零碳排目標入法,並將於2035年前減排78%。

日本宣布將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台灣則在2015年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設定205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降至2005年排放量的一半。

根據報告,超過8成受訪企業認同在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中,企業扮演重要的角色,近7成受訪企業預期未來政府環境法令規範將趨嚴格。此外,近7成受訪企業目前沒有綠電投資購買計畫。

超過8成受訪企業認為成本是採購綠電的主要考量;65.1%的受訪企業認為,政府相關政策尚不明確,是企業推動氣候行動主要的挑戰。至於企業在採取氣候行動上,最希望政府提供何種輔導,47%受訪企業認為最需要專業人才培訓,其次是擴大綠電供給(43.1%)。

英國在台辦事處表示,報告清楚剖析台灣企業的氣候行動樣貌,期待能藉此提供台灣所有關注氣候變遷、支持氣候行動的產官學界值得信賴的參考依據,協助台灣邁向淨零碳排的目標。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