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啟動升息 20年寬鬆資金時代宣告結束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各國央行正在迅速加息,顯示出它們以往一貫寬鬆的立場正在發生逆轉,這是20多年來最廣泛的貨幣政策緊縮。

金融時報(FT)分析,全球各國央行陸續大幅升息,各國投入緊縮行列之廣,創下20年多年來之最,最近三個月,各國央行總共宣布升息60次之多。

這個數字顯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實施和以疫情期間更進一步的極寬鬆政策,出現突然且幅員廣大的轉變。過去十年來,大部分已開發經濟經濟體利率降至空前新低 ,有的國家甚至實施負利率。

各國央行政策頓時轉變,反映的是多國通膨達到數十年來高峰,自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能源和食物成本大增,使通膨更加惡化。

凱投宏觀公司(Capital Economics)全球總經服務主管 Jennifer McKeown 形容,全球央行已展開「數十年來最協同一致的緊縮周期。」巴克萊經濟研究員 Christian Keller說:「緊縮周期確實已是全球現象。 」

金融時報指出,最近三個月一共有55個國家升息,包括聯準會(Fed)和英格蘭銀行。Fed 5月將聯邦資金利率調高50個基點至0.75%至1%,幅度是2000年來最大。英格蘭銀行近四次會議都升息,5月己將主要利率升至1%。

歐洲央行(ECB)今年7月也篤定會調高利率,而在9月結束長達8年的負利率政策。加拿大、澳洲、波蘭、印度預料在未來幾周也預料會升息。

儘管如此,各國利率仍相當低,經濟專家警告,最近升息可能是只是全球性升息周期的開始。 McKeown 表示,20個主要央行之中, 16個在未來六個月可能升息,其中以美、英升息幅度最大。至於歐元區、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預料今年底或明年初將升息至少100個基點。

東亞通膨相較緩和,但南韓央行上周四宣布連續兩個月升息,馬來西亞央行本月初也意外升息25個基點。

唯一不跟升息大趨勢走的主要經濟體是中國大陸,由於防疫封控導致經濟受創,加上房地產狀況連連,人民銀行將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調降10個基點至3.7%。日銀則堅持將10年期公債殖利率保持在零承諾。

俄羅斯央行去年即大幅升息,今年初在出兵烏克蘭後又升息,但近幾個月已三度降息,目的在穩定盧布。

 

相關新聞

歷經美國總統川普要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辭職、雙方會面又盡釋前嫌等戲劇性轉折後,美國財長貝森特證實,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2月兩人會面時的火藥味相比,今天氣氛明顯較為愉悅,但仍未有具體結果,...
日本科技投資公司軟銀集團今天宣布,將投資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入股英特爾,成為該公司前十大股東。據傳川普政府也正考慮入股10%,...
中共於今年5月發佈 《重要軍工設施保護條例》 ,預定今年9月15日正式生效。此項看似為保護中共國內軍工設施的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