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利

社會政策及福利,攸關人民的福祉、生活,甚至生存,針對社會問題的預防及解決來規劃相對應政策及福利,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也是你我應長期關注的議題。其中,「人口」是國家的基本組成,我國與其他先進國家都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女化的趨勢,不僅衝擊經濟,影響國家發展,更被視為國安危機,影響每一國民的未來,沒有人能置身事外。面對日益嚴峻地衝擊,政府如何制定有效政策,讓百姓安居樂業、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實在是大栽問,需要你我一起長期關注與參與!

背景說明

人口的質與量和一國之經濟、社會、國防、環境、教育、勞動、衛生、民生…等發展,息息相關。因此「人口政策」為一國之基本政策。少子化、高齡化及在人口遷移上的明顯變化,且速度之快,正是我國現所面臨的趨勢及問題,影響每一個居民。政策的因應,如今已面臨「今天不做,明天就會來不及」的窘境,急迫性不容忽視。

(一)   少子化:出生率下滑、高胎次新生兒性別男性大過女性、婚姻與生育率均持續下降;

(二)   高齡化:高齡化速度加快、扶老比持續增加、老化指數(老幼人口比)日益成長;

(三)   移  民:移出人口:數量不大(約一~三萬人),以美加比例為高。移入人口:1) 經濟性移入人口:以教師、商務人員、工程師、傳教士為主;2) 非經濟性移入人口:以結婚因素移入者為多數,但逐年下降;3) 外籍勞工、看護:逐年增加。

我國人口政策相關單位:

由於 99 年生育率降至 0.89 人,使我國列入全球生育率最低國家中,少子化成為國安危機。基此,100 年將原隸屬內政部之人口政策委員會,提升層級為「行政院人口政策會報」,行政院副院長為召集人,由內政部負責幕僚工作。為加強該會報政策協調功能,103 年起改由國發會擔任幕僚;鑒於人口、人力與人才議題息息相關,104 年起,整併「行政院人口政策會報」與「行政院人才政策會報」為「行政院人口及人才政策會報」,以強化政策統整,讓政策規劃能更全面。 103 年起國發會除為人口人才會報之幕僚外,修訂人口綱領與人口白皮書皆改由國發會辦理;內政部則負責彙整相關部會人口白皮書年度執行情形,同時落實該部主政之人口政策。

我國人口政策建構及沿革:

人口政策的擬訂過程由找出並確認完整問題、規劃相對應之政策行動、並依法定程序使政策合法化後交由相關機關執行,最後則監測政策執行結果與評估政策績效。在民國 50~70 年代政策以訂定人口政策綱領,緩和人口成長為主軸;民國 80~90 年代以少子高齡同步因應,移民政策也漸轉積極;近代則修訂了人口政策綱領與人口政策白皮書。

根據國發會資料,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20%。人口紅利也將於2028年結束。現在約4位工作年齡人口負擔1位老年人口,到2040年則每2位工作年齡人口負擔1位老年人口。參考內政部戶政司人口數據發現,台灣人口長期呈現下跌趨勢,2020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2021年出生人數更創下歷年來新低生育率於全球排名墊底。台灣逐漸形成新生兒少高齡人口多的倒金字塔人口結構,長期攸關國家競爭力與產業發展,影響層面廣大且深遠,影響每一國民的未來,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政府固然責無旁貸,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我們每個人面對人口結構改變所造成的蝴蝶效應,也應投入心力關心這國家級的危機!

資訊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官網、人口政策白皮書(102.07.12)、內政部官網、「我國人口政策運作過程之評析與國際比較」作者:黃淑婷(國發會稽核)

活動照片

  • 2009 映像公與義紀錄片徵選  李惠仁 睜開左眼

    2009 映像公與義紀錄片徵選 李惠仁 睜開左眼

  • 2020 走入地方 訪問苑裡掀海風

    2020 走入地方 訪問苑裡掀海風

相關文章

會議主持人:余範英(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會議人員:於幼華(台大環工系教授)、歐陽嶠暉(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理事長)、馬以工(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李鴻源(台大土木系教授)、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賴幸媛(立法委員)、趙永清(立法委員)

突破爭議 大格局國土規畫

余範英:蘇花高的爭議不是今天才有,早在一九九八年即開始進行工程規畫,二○○○年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二○○三年並未開工,...

這是一篇命題之作,字數又有明確的限制,所以不能就主題的各個層面廣泛地進行討論。此處只能就培養「歷史的思考」(historical reasoning)這一點來談。

  「歷史的思考」是我喜歡用的名詞,我的意思是,任何一種現代學科都有通識的任務,正如經濟學教導人們「經濟學的思考」,歷史學一樣可以培養「歷史的思考」。

  「歷史的思考」至少有幾個要素:第一、是歷史想像能力的培養。這是人文教育很重要的環節,...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表示,未來一年將藉由全民參與,完成環島步道每一段路線勘察,及沿線文史、生態等資料彙整,並將推動《路權法案》,以及美麗風光保留區的立法遊說工作。

千里步道「騎」步走活動昨天在台大校門口誓師,行政院長蘇貞昌一身運動裝扮,騎著腳踏車前來。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荒野保會協會理事長李偉文、青輔會主委鄭麗君、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及微軟大中華區總裁黃存義等人共襄盛舉。

發起人之一黃武雄表示,...

第三屆「Keep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十位獲資助得主名單今天公布。獎項分為二類:「圓夢起步金獎項」和「圓夢學堂獎項」。得獎者年齡層跨越好幾個世代,從六十多歲到二十幾歲,顯示追求夢想並沒有年齡限制,只要投注熱情「Keep Walking」,就有實踐夢想的一天。

「圓夢起步金獎項」五位得主,可獲得一百二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現金資助。其中得獎最年長的,是一位六十四歲喜愛鳥類的邱盧素蘭阿嬤,她用攝影鏡頭記錄鳥類生態;...

第一屆「龍騰微笑競賽」今天頒獎,首獎由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兼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所所長陳良基領軍的團隊,以作品「解放影像的靈魂」奪冠,獲得獎金新台幣 200萬元,貳獎則由台大、台灣師範大學及中央研究院組成的團隊,以作品「Touch the Nano-World」得獎。

評審團召集人、台大機械系教授陳炳煇表示,競賽目的是讓台灣大專院校師生團隊的研發創意,能以產品設計、行銷作法、技術結合等實際方式呈現,並能通過市場檢驗,...

濱南工業區開發案位於台南縣將軍鄉青鯤鯓以南,七股鄉西寮村、龍山村以西的七股潟湖、沙洲、台鹽鹽田與近海海域;依據當初的構想,包括東帝士集團與燁隆集團在內的開發業者,擬以填海造地的方式開發面積約為三千五百公頃的工業區,引進煉油、石化(東帝士)與煉鋼產業(燁隆),投資金額約為四千億;但這麼大的 開發規模在歷經第一階段的環境影響說明後,開發業者將開發面積縮小到2,659公頃,其中,使用潟湖的面積比例由100%降到29.6%;然而,如此的規模,...

座談會由中國時報總編輯王健壯擔綱主持,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就重建台灣社會的核心價值為題進行演講,並邀請到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暨南國際大學教授李家同、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施明德擔任與談貴賓。

面對公與義,思考大未來,如何重建台灣社會的核心價值,各界都很關心。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天在一項座談會中直指「檯面上有條件的人,他們的言行對社會價值觀都有影響」,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則呼籲媒體不要只把焦點放在弊案而忽略其他的國家重要議題...

與教育部、環保署、經濟部水利署、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的「2006水環境教育國際研討會」配合水環境教育計畫之線上與現場課程,提升學員對於水環境教育相關議題之認知深度,並透過國際知名學者專家之介紹,瞭解國際上對於水資源與水環境教育相關議題之最新趨勢,強化我國水環境教育在
研究與實務方面之廣度與深度。

活動內涵:
1.邀請國外專家學者進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