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這份影響將跟著我們多深?多遠?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過去嗎?真正屬於這世代青年人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背景說明

2019年下半年開始,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我們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在科技醫療發達的今天,會被迫進行物理上的隔離;雖隨著疫苗研發與防疫政策的落實,各國在2021下半年開始逐步解封,但復原這場疾病大流行所造成傷害的漫漫長路,才正要開始。

疫情爆發以來,全人類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在隔離政策實施下,生存、教育、經濟上的權利,都大受影響,這世代的青年,對網路的依賴更達到高峰。我們看見世界的變化,卻無法預測他將為未來埋下怎樣的火苗;改變與檢討,更顯刻不容緩。 不論如何,我們除了希望共同撐過這場全球危機,也希望展現韌性與反思,放慢腳步去檢視應國家長遠規劃,將劣勢化為優勢,再次出發。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疫情衝擊全球航運業,「海員拋棄」情況急速惡化。據統計,去年海員拋棄件數成長將近一倍,台灣也成丟包冤大頭,去年共發生五起海員拋棄,為亞洲頻繁度最高。由於多是非登記我國國籍的權宜船,台灣於法難以介入保障船員權益。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的EUA,核准使用於20歲以上成人。但是否能打在民眾身上,仍需由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討論,因此外界關注高端疫苗是否納入公費疫苗施打計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上午ACIP專家會議,決定將高端疫苗納入公費接種計畫;並且同意開放混打。

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證實,國內有三個批號、共七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即將在8月6日到期,又以北市一萬多劑最多,如各縣市政府尚未安排接種計畫,將在本月28日前收回,提供教師等第七類專案對象接種。陳時中今天強調,經過一天和地方政府確認,都掛保證一定會在效期內用完,因此不會隨意介入、回收,等地方真的打不完,再來啟動備案。

編者按: 指揮中心23號宣布26日起降為二級警戒,但雙北還是維持餐廳無法內用的政策。疫情雖較先前緩和,但民生產業已亮紅燈,逐漸走高的失業率,已創下10年新高,但經濟成長率預期卻超過5%,如此弔詭的數字,顯示台灣內需服務業就業人口受創慘重,多數基層勞工生活苦不堪言。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雖然將三級警戒降至二級,但政府更應放寬限制,以提升就業,解決人民困境。

歐洲不滿各種防疫限制措施,如推行疫苗通行證,以及政府強制醫護等工作人員施打疫苗,法國、義大利和希臘等多國境內都在週末爆發示威遊行,抗議防疫限制影響了人民的自由,並與警方爆發衝突。

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簡稱AZ)泰國子公司總經理提格(James Teague)今(24)日表示,AZ藥廠已經在全球供應鏈中20多座疫苗廠之間全力蒐羅貨源,希望能夠提升對泰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供給。在這之前,有關泰國AZ代工廠產能嚴重落後的質疑不斷。

編者按: 本土疫情從五月爆發以來,目前已逐漸趨緩,指揮中心今天正式宣布,7月27日至8月9日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但隨時會滾動式調整。但以國外經驗來說,降級後才是挑戰的開始,政府要如何部屬成為關注焦點,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就在個人臉書上,提供他的建議與看法。

編者按: 高端疫苗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衛福部核准高端新冠肺炎疫苗專案製造。不過就在高端要將疫苗產能擴大時,卻出現在擴大產能的情況下導致數據偏差太多,結果疫苗高達8成被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