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這份影響將跟著我們多深?多遠?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過去嗎?真正屬於這世代青年人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背景說明

2019年下半年開始,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我們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在科技醫療發達的今天,會被迫進行物理上的隔離;雖隨著疫苗研發與防疫政策的落實,各國在2021下半年開始逐步解封,但復原這場疾病大流行所造成傷害的漫漫長路,才正要開始。

疫情爆發以來,全人類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在隔離政策實施下,生存、教育、經濟上的權利,都大受影響,這世代的青年,對網路的依賴更達到高峰。我們看見世界的變化,卻無法預測他將為未來埋下怎樣的火苗;改變與檢討,更顯刻不容緩。 不論如何,我們除了希望共同撐過這場全球危機,也希望展現韌性與反思,放慢腳步去檢視應國家長遠規劃,將劣勢化為優勢,再次出發。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編者按: Omicron席捲全球,鄰近日韓這兩天傳出個案,並開始封鎖邊境,我國也嚴加備戰。原規劃間隔半年打第三劑追加劑,衛福部長陳時中2日表示,針對醫事人員、一線防疫人員等1~3類疫苗優先對象,將提供莫德納並且間隔縮短為5個月接種。

編者按: Omicron變種病毒近日迅速傳播,讓民眾擔憂可能有新一波疫情, 美國製藥公司 Regeneron 也在30 日表示,自家新冠病毒「抗體雞尾酒」療法與類似藥物在面對 Omicron 變種病毒時,效果可能會不如預期,不過有國外的流行病學專家持相反意見,認為Omicron有機會讓疫情「比最初擔心的更早結束」。

編者按: 據週刊報導,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傳遭男友施暴,對照近期發生一連串社會暴力事件,如今連民意代表都受到暴力對待不敢聲張,使得社會安全網修法議題浮上檯面。在30日衛福部公布的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調查報告顯示,發現台灣每5名婦女就有1人曾遭受親密伴侶暴力,精神暴力最多,其次是肢體暴力。

編者按: 世界衛生組織 (WHO) 29 日 表示,Omicron 新冠變種病毒可能會在國際範圍內傳播,構成「非常高」的全球感染激增風險,可能會對某些地區造成「嚴重後果」;而目前有公衛專家受訪時表示,Omicron變異株的誕生,主要是因為富裕國家囤積疫苗、疫苗分配不均所導致。

編者按: 南非發現的新變種病毒Omicron傳播力驚人,令各國再度繃緊神經,疫苗大廠也加緊研究現有疫苗對Omicron的防護力。輝瑞及BioNTech(BNT)宣稱必要時可在6周內調整疫苗,並於百日內出貨。莫德納、阿斯特捷利康(AZ)與嬌生也在研究測試中。

編者按: 被世衛組織(WHO)列為高關注變異株的Omicron變種新冠病毒,正迅速在全球各地蔓延,荷蘭、英國、德國、義大利、丹麥和澳洲均已出現確診病例,而為防堵Omicron,以色列宣布自29日起,禁止所有外國人士入境,成為全球首個因Omicron而鎖國的國家。台灣方面,為了因應可能的疫情,衛福部已宣布第一線防疫人員等高風險族群,追加接種第三劑。

據《金融時報》報導,全球面臨通脹壓力之際,亞洲價格漲幅較小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一個簡單因素:亞洲比世界其他地方更有效應對新冠疫情。

編者按: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即便研發多款疫苗,抗體仍會隨著接種時間逐漸減弱,且少數人對疫苗不會產生反應,要如何與疫情共存並發展生技產業因應衝擊,成為各國必要思考的議題。以雞尾酒療法聞名國際的愛滋病毒權威何大一博士,日前接受《TVBS大師講堂》專訪,針對新冠疫情的發展給出見解與建議,他更提到: 「疫情是全球維安最大的威脅之一,和氣候變遷是同一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