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台灣屬多雨多山的地理環境,河川小水力發電是可充分發揮的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場域。早在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就開始在河川建置水力發電設施。

歐盟22日一口氣在4項對抗氣候變遷的立法上取得進展,包括將規定2030年前化學農藥用量減少50%、鋼鐵等產業的碳交易補貼將提早結束、碳邊境稅的適用產品範圍將擴大等。

石油、天然氣價格與發電成本息息相關,若長年抑制油電價格,不是中油虧,就是台電虧。

台水公司今天表示,今年受惠春雨及梅雨,目前水情良好,石門、寶二、德基、曾文等全台主要水庫蓄水量均較去年同期增加,預估至8月底前供水無虞。

台水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根據中央氣象局長期天氣預測,今年6月仍為台灣的梅雨季節,6月中下旬逐漸轉變為夏季型的天氣;自7月起,台灣將開始進入颱風季節。

台水指出,今年受惠春雨及梅雨,目前水情甚佳,截至6月21日,北部主要水庫新山、石門、寶山、...

印度 在促成 氣候變遷 方面幾乎沒做什麼:人口占全球18%,卻只排放3%使地球變暖的溫室氣體。

「清晨5點,只要太陽從大屯山出來,就開始發電了!」站在林家透天厝前,淡水忠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鎮榮指著裝設太陽能板的屋頂,興奮地說:「我們推動公民 電廠 ,把 太陽光電 賣給台電,一度電7.03元(當年價),一年收入超過18萬元,減碳又有綠能,為何不做?」

離岸風電進入 第三階段區塊開發 ,台中外海風場競爭激烈,除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渢妙風場本月通過環評,沃旭能源的沃能一、二號風場昨(20)日也展開環評聯席初審。

因應氣候變遷影響日漸加劇,台灣於去年加入了全球淨零的行列,然而如何落實淨零目標,並兼顧產業公正轉型,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於13日舉辦「國際淨零趨勢與低碳技術發展研討會」,邀請環保署、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鄭名山副所長、美國穀物協會盧智卿駐台代表、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暨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曾重仁理事長、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吳一民處長、台塑關係企業總管理處黃溢銓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