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台灣海洋廢棄物清除總量,依據國家海洋保育署統計報告,二○二○年約一一○○公噸,二○二二年底增為一一四五公噸,其中再利用率約八%。

針對非核家園與淨零爭議,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減碳目標是讓碳排減下來,不是要核能才可達淨零碳排。

因應減少塑膠廢棄物趨勢,環保署今(6日)預告限塑草案,草案將分階段實行,第一階段自今年7月1日起,旅宿業及住宿業者將不得主動提供一次用旅宿用品,包括一次用洗髮乳、潤髮乳、個人衛生用品等11品項;第二階段則由地方環保局訂定實施日期,業者須提供消費者選購一次用旅宿用品及至少5%自備旅宿用品的價差優惠。

草案將分階段實施 未來不提供一次用旅宿用品房型將有5%優惠

環保署今(6日)...

防堵「假養殖真種電」,農委會上週(12/29) 預告修法 ,未來除了發電自用以外,要在農牧用地設置室內漁電設施,僅限於環社檢核先行區及優先區;若要在特定農業區及一般農業區申請漁電,也必須是目前仍有養殖事實的既有魚塭。

耗水費原訂去(2022)年7月就要上路開徵,後來以水情尚穩、通膨未緩因素延後。經濟部今天(6日)宣布,為了落實產業節水及用水正義,將自2023年2月1日開徵「耗水費」,全台約有1700~2200家業者符合徵收門檻。

用電大戶條款生效2年,經濟部將展開每2年一次的檢討。民間團體今(4日)於經濟部門口舉行「用電大戶條款沒路用,吃電怪獸罩不住」記者會,要求下修用電大戶認定門檻,鼓勵用電大戶優先在自有屋頂建設光電,並將2025年義務量由契約容量10%的裝置容量,改為實際用電量的20%。

朝野黨團今天協商攸關2050年淨零排放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會中達成共識,決議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並依聯合國氣候公約每4年檢討一次。

曾文水庫蓄水率只剩不到三成,曾文、烏山頭水庫合併僅剩兩億噸蓄水,經濟部已決議嘉南灌區今年一期稻作實施「全面節水」,也就是停灌休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