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根據經濟部盤點,至2030年綠電供給量達900億度,遠大於企業界需求量408億度。此外,經濟部主導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結果預計6月出爐。

大選前後綠營態度反覆 桃市府批政治操作 地方揚言抗爭到底

經濟部撤銷桃園市處分,讓SRF發電廠又可進駐桃園,在地民眾已準備連署發動抗爭。圖為抗議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立方、可寧衛與立疆等3家經營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業進駐觀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一事,在今年初大選前後,出現不同轉折。去年底由於有觀音居民強烈反對SRF業者進駐桃科園區,經濟部3度發函收回對業者的推薦函,桃市府以此為由,...

台灣面臨能源短缺,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已構成國內半導體業營運風險,全球晶片業也可能受到波及。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 Joseph Webster 指出,台灣不僅面臨能源短缺,更面臨電力短缺。他告訴 CNBC:「台灣的電力短缺可能有礙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供應出現干擾恐將波及全球產業。」

準環境部長彭啟明15日應邀接受民進黨直播節目「老闆叫我開直播」訪談,針對近期核能是否為綠能議題,彭啟明表示,歐盟因為烏俄戰爭,暫時將核能及天然氣定義為「永續活動分類標準」,但仍有嚴格但書;而核電廠是否延役,彭啟明認為,需全民同意才可能延續。

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20就任,外界關注賴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否可能調整。對此,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郭耀煌 提出6大觀察,呼籲政府積極檢視非核家園政策,「核電管理跟核電科技其實是會變化的,全球對核能發電的觀點也有改變,執政黨應該積極去面對這個情勢」。

國科會、國環院今天聯合公開發布國家 氣候變遷 科學報告(2024);環境部表示,本計畫能協助各地方政府有一個科學依循基礎,也提供產業及金融界國際 減碳 、永續經營等也能有參考訊息。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家環境研究院今天主辦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公開說明會。2011、2017年國科會對應IPCC發布2次「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今年則正式更名為「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中央氣象署長程家平致詞時表示,...

海保署於4月19日在彰化舉行「海洋保育法草案」(簡稱海保法草案)第二場公聽會,逾百名漁會代表出席。他們提出的意見與第一場在高雄舉辦的漁民專場公聽會相類似——誰來發動劃設海洋庇護區?是否會影響生計?審議庇護區的審議會真的有漁民聲音嗎?補償方案是什麼?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的丈夫、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啟滄在會上稱,現在69個保護區已效果不錯,「為何又要強行通過法律(海保法)?」不過,大部分漁會代表發言後就離開,未留到最後聽取海保署及與會環團的回應。

美國能源政策專家麥吉利斯(Jordan Mcgillis)表示,台灣的經濟是由充滿活力的製造業所帶動,經不起電力不穩定帶來的衝擊,因此台灣的能源政策需要顛覆,而準總統賴清德正是能擔起這份任務的最合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