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世界局勢動盪,中美兩大經濟體爆發貿易戰,這將對於全球未來的經濟關係帶來何種改變?劉遵義教授的新書《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對貿易戰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也提出對於未來經濟關係的展望。貿易戰發生有其政經交往過程的累積,我們不得不關注中美雙方於國際貿易上的政經關係變化,特邀陳文茜小姐主持,薛琦教授、陳添枝教授與徐小波律師回應與對談,共同剖析在貿易戰風雲下,全球的政經前景。
蔡英文總統昨天在新任執行委員推選下,接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她致詞表示,期待文化總會持續兩岸交流工作,文化是溝通最好的橋梁,願意抱持最大善意,增進兩岸彼此認識,要把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果,深化到其他領域,創造共同利益。
大陸一年一度的政治大事,全國人大與政協「兩會」,定下月3日在北京登場。值此國際經濟形勢動盪詭譎之際,今年兩會將部署的相關應對策略為何,頗讓人關注;但我們更期盼,此會能呈現積極性的對台經貿政策表述,來為兩岸經貿交流開出新局,以整合兩岸產業優勢,共同因應國際經濟新變局。
蔡英文呼籲兩岸對話,相關法案也將動起來!行政立法政策協調會報昨(6)日討論《稅捐稽徵法》,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兩岸租稅協議》之前已談好,但尚未簽署,另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行政院都會有動作出來,將與民進黨團討論後再決定如何排案。++
2008年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台灣經濟新局與發展」研討會,薛琦教授擔任主持人,他指出,在全世界都看中國大陸的時候,我們自己也看中國大陸。不過我們在看中國大陸的時候,中國大陸也看我們。
回顧過去幾年,我們曾以建立台灣「公與義」的召喚下,陸續就台灣當前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稅制等層面的改革議題籌辦研討會,邀集各方精英共聚一堂,進行理性與多元的對話,並陸續集結出版,也受到各界廣泛回響。秉持著同樣的信念,我們再次就金融改革前景與方向,籌備規劃了這場研討會,期盼能為台灣建立公與義社會的願景,再往前推進一步。
由時報文教基金會、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協辦的「面對公與義、思考大未來」系列講座,十二月十五日(星期四)下午於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廰舉行「台灣前途與兩岸未來」座談會。
座談由台大政治系教授朱雲漢主持,與談人包括國策研究院長田弘茂、台中市長胡志強、立法委員蘇起、立法委員林濁水等人。
討論題綱包括:
一、如何從歷史大格局思考台灣前途與兩岸未來。
二、...
繼去年台灣“面對族群與未來:來自民間的對話”活動後,再嘗試從民間找答案。時報文教基金會、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公共電視再次合作,全程紀錄對話內容,剪輯成紀錄片。
“我們不一定要找到結論。整個討論過程,才是我們掌握未來的力量。”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根據去年民間對話的經驗,很期待這次充滿“想像”的嘗試,為大眾找到可以發聲的機會,“未來是我們的,不要被政治議題操弄、影響”,大聲說出自己的感想,凝聚更多民間的力量。
“...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