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活動照片

  • 殷乃平

    殷乃平

  • 鄭崇華

    鄭崇華

  • 王伯元

    王伯元

  • 朱雲漢

    朱雲漢

  •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 許嘉棟

    許嘉棟

  • 陳添枝

    陳添枝

  • 薛琦

    薛琦

相關文章

中國大陸新一屆政府內閣12日正式出爐,絕大多數部委首長皆獲留任,其中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商務部長王文濤等財金一把手。分析指出,本次機構改革有較大變動,讓原班底人馬繼續完成過渡期工作,顯示本屆政府以穩定為重,確保改革有序進行、平穩換屆。

中共 20屆二中全會28日在北京閉幕,會議通過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選建議名單,審議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這次機構改革涉及 國安 系統變革,以習近平為核心「強黨弱政」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相對弱化國務院職能。 新華社引述二中全會公報指出,中國改革發展穩定依然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各種超預期因素隨時可能發生。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即將卸任的中共總理 李克強:要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 對 外開放是大陸基本國策,匯率穩事關經濟金融大局穩, 加大金融對擴大內需、優化結構的支持。

中國二十大後,國台辦主任一職如何更替備受關注。 28 日根據中國大陸國台辦官網更新資訊,確認由原先被視為退居二線,中聯部前部長宋濤接掌;宋濤一度是中國外交部長的熱門人選,學者解讀,其很可能在明年政協換屆擔任副主席,這個人選決策凸顯對台工作的重視。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20日在福建廈門登場,前行政院長、台灣峰會理事長劉兆玄率團出席參加,年會以「建構產業合作新模式打造綠色數字新經濟」為主題,會中暢談未來兩岸合作機會,與美中競爭關係下,台灣企業腳色與如何布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中強調五大工作,並表達支持平台經濟、強調住房不炒,外界解讀長達3年的多領域「強監管」可望吹起暖風,進一步鬆綁,藉此振興疲軟的經濟走勢;另一方面,過去一段時間強力主打的「共同富裕」,在這次會議已絕口不提,也引發「經濟政策轉向」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