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第一屆「台美日國會議員戰略論壇」視訊會議29日舉行,會議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希望兩岸問題和平解決。日方安排前首相安倍晉三擔任神祕嘉賓,他致詞時強調台灣非常重要,並對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跨太平洋夥伴全面及進步協定》(CPTTP)等表示支持,還宣稱香港發生的情況難保不會發生在台灣;我政府則呼籲各界為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貢獻心力。
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天津會唔謝鋒與王毅,謝鋒表示對台灣問題立場 提2份關切清單;王毅也「清晰、明確地」告訴薛曼,中美關係的大陸三條底線,當中最重要就是台灣問題。薛曼則譴責陸方霸凌台灣,敦促北京和平對話。
大陸最近正加強對台灣歷史研究的重視。中國社科院主管的《台灣歷史研究》,近日從「輯刊」升格為「期刊」,並成立編委會;大陸教育部近日評選出的重點補助研究計畫,1項關於台灣教育歷史、現狀與未來策略的研究,被列為「國家重大」類別,且在450多個入選研究題目中,僅有8個被列為「國家重大」。大陸國台辦交流局長黃文濤直言,這是進一步掌握台灣歷史研究學術話語權的重要舉措。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通過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法案除呼籲美方維持足以恫嚇中國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能力,也要求就美台增進防衛合作可行性進行評估。
美國國務院21日公布最新投資環境報告,指台灣在半導體、5G等領域具備先進研發能力,是區域高科技供應鏈中心,且台灣政府一直積極與外國投資人建立夥伴關係,以促進具有韌性的生產網絡。
編按:中國於今年四月底公布釣魚台列嶼地形地貌圖重申主權,無獨有偶,日本七月中的內閣會議公布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稱「釣魚台毫無疑問是日本的」,並首度提及台灣局勢穩定的重要性。我外交部竟然只對日本關注台海表示高度歡迎與由衷感謝,絕口不提釣魚台主權問題。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日在中共百年黨慶上談及台灣問題。他稱,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編按:港區國安法施行一年,港人憂心憧憧,從117人被捕至蘋果日報停止營運等,導致香港的特區地位、法治與自由搖搖欲墜。近期香港政府高層的人事變動「武官治港」更令人關注。習近平表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落實港區國家安全法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港人則籲台簡化援助機制挺民主。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