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美國前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對台帶來什麼影響?立法院財委會今(14)日邀請楊金龍、財政部部長莊翠雲、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就「美國新任總統的貿易政策對台灣經濟與金融穩定之可能影響與對策」進行報告並備質詢。楊金龍強調, 美中競爭態勢不變,川普新貿易政策恐擴大全球貿易衝突與科技競爭,尤以關稅政策外溢影響最大。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回鍋白宮,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12日示警,面對其第二任期「要繫緊安全帶」。首先高關稅上路,對我主攻成熟製程的半導體業帶來很大影響,業者須趕快找出新亮點新應用。而傳統產業壓力更大,籲政府協助「二次傳產轉型」。
美大選結果揭曉,由共和黨川普當選,在長期美中競合、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受此影響,近年供應鏈除「中國加一」外,還多了「台灣加一」聲音。但台灣各界對台灣加一各持正反面意見,為因應該趨勢,智庫學者認為待台灣轉型因應。
聯準會(Fed)19日宣布降息2碼,宣告美國貨幣政策從緊縮轉向寬鬆。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記者會上指出,2碼降幅是「重新校正」貨幣政策,並非繼續以此幅度降息的「新節奏」。即使開啟降息週期,也不會重回超低利率時代。
繼《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作者艾利森博士在《國家利益雜誌》發表一篇文章,從奧林匹克運動賽之獎牌數談起,認為中國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已從無名小卒崛起成為 美國 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對手,而且在運動之外的許多領域都快速崛起,成為美國廿一世紀決定性的地緣政治對手。
中國大陸昨天晚間宣布,從25日起停止執行對原產台灣的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在中國大陸發展的台商擔憂,未來兩岸在持續無法溝通下,大陸會再針對其他項目產品課稅。
2024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邀請到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院院長 馬凱 碩、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做專題演講。馬凱碩形容,美國前總統 川普 是一名生意人,若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台灣作為美中競局下的一枚棋子,很有可能被輕易犧牲;他也呼籲台灣不要輕易推動台獨。
中共 「三中全會」將於18日結束,而會議是否有提振經濟等有關措施,引發關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兼代理院長王健全認為,大陸整體改革基本是走在社會改革、左傾政策跟共同富裕等方面。他分析,大陸接下來會面臨5至10年的結構調整,未來10年其經濟活力也會慢慢降低。 他提醒,若大陸經濟持續弱化對台灣經濟和 台商 會造成衝擊,尤其台灣許多傳產仍以大陸為主要市場,台灣必須分散生產代工基地的市場。
國策院18日上午舉辦「...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