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活動照片

  • 殷乃平

    殷乃平

  • 鄭崇華

    鄭崇華

  • 王伯元

    王伯元

  • 朱雲漢

    朱雲漢

  •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 許嘉棟

    許嘉棟

  • 陳添枝

    陳添枝

  • 薛琦

    薛琦

相關文章

 中美角力從地表延燒到太空,由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領軍的SpaceX公司計畫在距離地球表面幾百公里的低軌軌道,打造環繞地球的衛星互聯網,被稱作「星鏈」(Starlink);中國則由央國企及民營企業共同構建「中國版星鏈」,揭開中美「星鏈」大戰序幕。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7月經濟數據,無論消費或投資增幅都遠遜預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7%,創下年內增速最低;1至7月固定資產投資僅增1.6%,大幅弱於預估的2.7%。此外,工業增加值年增5.7%,也降至年內最低。有分析認為,高層可能第4季才會決定是否加碼經濟刺激政策。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為了解所有潛在挑戰,CSIS 進行了 26 次兵推,發現「封鎖台灣」對中國來說並非低風險、低花費的選項,因為任何封鎖皆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的戰爭;就台灣及美國來說,報告建議雙方可以再進一步著手強化「威懾性」的結構工作,使得中國認為封鎖並非唾手可及。

在港元、美元之外, 香港穩定幣法案中提及可以與離岸人民幣掛鉤,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提供想像。摩根士丹利研報指出,由於對美國穩定幣立法進一步強化美元主導地位的擔憂,北京對穩定幣日益感興趣,且正以香港為沙盒,探索穩定幣作為未來替代支付方案的可能性,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在此次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官方釋放的信號表明,中國政府終於開始認真著手遏制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以重振經濟。這引發了外界對一項全面供給側改革方案出台的預期,但以往的先例讓人對實際政策行動是否會與官方表態相符心存疑慮。

這是中國商業世界中的生息往復。 一個前景廣闊的技術或產品出現。 數十家乃至數百家中國製造商湧入那個新興領域。它們使產品數量大增,使成本快速降低。隨著整體市場的增長,競爭逐漸陷入白熱化,競爭對手們互相壓價,抱著在競爭中最後勝出的希望,甘願忍受微薄的利潤率甚至虧損。

從近期發佈的二季度數據看,中國經濟呈現「增速放緩但韌性凸顯、結構優化持續推進」的特徵。總體而言,成長韌性仍然穩固。二季度GDP同比成長5.2%,雖較一季度5.4%的增速小幅回落,但仍高於市場預期的5.1%,且環比成長1.1%,顯示經濟內生動力仍在修復。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成長5.7%,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52.3%,成爲主要驅動力,尤其是數字經濟相關服務業延續兩位數成長。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昨(19)日親赴 西藏 林芝,出席雅魯藏布江下游 水電 工程開工儀式,宣布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將建設五座梯級水力發電站,總投資約人民幣1.2兆元(約新台幣4.9兆元)。外界推估,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發電量將達三峽大壩的三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