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上海總部調查研究部主任呂進中近期表示,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消費國,國際市場價格的輸入性影響不可避免,建議堅持穩健貨幣政策,注重進出口平衡,增強匯率彈性,人民幣適當升值,抵禦輸入性效應。
編按:《中國時報》整理外電報導指出,聯準會可能低估通膨風險,聯準會主席鮑爾和其他主要決策官員使用「暫時」(transitory)一詞來形容升高的通膨壓力,重申美國央行對通膨前景的樂觀看法,,越來越多經濟學家和重量級產業人士向聯準會喊話,該是時候正視通膨威脅了。
朱雲漢院士在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重新思考比較政治學」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內容。他表示,比較政治的研究領域應超越西方中心世界觀,認為西方國家學者對西方發展都有在美化、漂白嫌疑,分析架構也經常出現「削足適履」的問題,並直言,只要將國家、人口規模列入考量,那中國與印度的發展經驗,就會顛覆許多西方比較政治的理論。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讓少數族裔女性轉向退出職場;麥肯錫(McKinsey)諮詢公司與LeanIn.org合作的調查發現,30%的亞裔女性有意退出職場;除文化差異外,也凸顯出職場對亞裔女性的歧視問題依然存在,甚至可能因疫情而加劇。
衛報報導,根據最新研究《塑膠垃圾製造者指數(The Plastic Waste Makers Index)》,全球55%一次性塑膠垃圾產自20間公司,有國營也有跨國公司,包含石油天然氣巨頭和化工大企業,加劇氣候危機並造成環境災難。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說,拜登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幫助半導體生產商和買家分享供應鏈訊息,以緩解全球晶片缺貨危機,她並且敦促美國國會儘速通過立法,為國內生產提供資金。
亞洲製造業重鎮國家近日疫情大爆發,可能對於全球供應鏈帶來打擊,而這恐怕加速美國通膨升溫,連帶促使美國聯準會(Fed)提早升息。
一份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2013至2019年,人類為了放牧和種植黃豆、棕櫚油等作物而清除的熱帶森林當中,近7成是遭違法砍伐。研究人員警告,這將衝擊全球對抗氣候變遷行動。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