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今日(30日)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視訊舉行,睽違5年後再次復談,對談的人員則是由行政院經貿辦(OTN)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助理貿易代表Terrence J. McCartin,對談。除討論強化供應鏈韌性、疫苗進出口程序簡化等,預料也將觸及推動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議題,備受矚目。

中央銀行為配合「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電支條例)及相關子法規新增電子支付機構得經營國內外小額匯兌業務,同時強化並落實外匯管理及三大簡政便民,修正四項規章,均自7月1日生效。

編按:月初(8日)美參議院通過《美國創新及競爭法》以提升美國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強化5G無線通訊技術,該案投資總額高達2500億美元規模龐大展示美國決心。美眾議院周一(28日)表決通過兩項法案,可望成為提振美國研發能力的核心立法,藉以因應中國大陸挑戰美國的經濟優勢。

據媒體報導,透過台美合作強化半導體等供應鏈的韌性,避免受到來自地緣政治、疫情、駭客攻擊等的衝擊造成斷鏈,以確保安全、可靠的供應鏈。同時,將進一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台將正式向美方提出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

編按:金融時報報導,暌違近五年的第十一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將於週三(30日)舉行。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昨透露,台美如何就疫後經濟復甦強化合作是討論重點,尤其希望疫苗等醫療物資跨境流通能更快速,將研商簡化審核和通關程序,在保障和速度之間取得平衡。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數位時代下,台灣以民主人權國家自豪,當人民配合政府政策時,因信任將個人資料交由政府收集、處理、利用,依《個資法》規定,使用目的必須與收集時的認知一致,使用目的也必須讓人民了解,無模糊地帶。又先前《科技偵查法》草案引發政府可能不當監控人民的疑慮而遭到擱置。現實聯制資料是否更應謹慎處理。

美國參議院6月8日表決通過《美國創新及競爭法》,用以提升美國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強化5G無線通訊技術,元大5G ETF研究團隊指出,該案投資總額高達2500億美元,規模龐大,可見美國在發展半導體、5G新科技上的決心,隨著該案推進,勢必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對5G發展形成強而有力支撐,建議投資人可盡早布局、參與5G長期發展。

根據《財訊》報導,美國時間6月8日,美國政府公布了一份全新的美國《供應鏈安全報告》,內容全面檢討了包括半導體、電池、礦物材料與原料藥等四大產業的供應鏈問題。其中,一方面圍堵中國,同時拉攏盟友。在市場秩序的重整過程中,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可能大幅重組,誰將受利?誰將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