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數位時代影響甚遠,新聞媒體如何議價更受外界關注,由行政院日前要求數位部促成數位平台與新聞業者對話,共舉辦4場次,已經於16日結束。數位部長唐鳳今指出,之後將分為短、中、長期規劃,且表明一旦決定立法,數位部不會拒絕擔任議價法案主管機關,但不會成為新聞業主管機關。
微軟創辦人 比爾蓋茲 (Bill Gates)談到 氣候變遷 時表示,他自認是個「現實主義者」。這意味他承認世界已沒有機會,可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的攝氏1.5度內。
美國商務部上禮拜正式將長江存儲(YMTC)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未來進口、轉口或買賣美國商品前,皆須獲美國商務部許可;同天,富士康就宣布出清中國紫光集團持股,紫光集團的本體是控股公司,旗下擁有眾多子公司的集團企業,包括製造記憶體的長江存儲。兩消息一出,外界將其視為在美中競爭下的變化,須謹慎布局的結果。
林務局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展中心今於台北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中心,共同舉辦「2022年台灣竹論壇─Next Generation次世代竹論壇」,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除引進高效率竹材生產機具,也積極規畫國、公、私有林竹林經營並導入相關政策資源,預計明年1月起實施。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中晶片戰越發白熱化,美國正準備聯合荷蘭與日本,對中國推出新一波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之際,中國政府則預計提出 1 兆人民幣補助各半導體企業。外界擔心,中國此舉將掀起成熟製程產品的價格戰,未來發展將更瞬息萬變。
美國能源部可望今天宣布其研究人員已經在核融合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科學突破」,這項技術被認為可能為電力來源帶來變革。但專家認為,運用核融合來發電可能得再等20、30年。
攸關2050年淨零排放的「氣候變遷因應法」5月 通過立院初審 ,時隔近半年今(9日)首次黨團協商。場外則有多個環保團體於立法院門口舉布條抗議,提出民間六大訴求,呼籲儘速完成修法。不過協商進行三個多小時,「氣候法」爭議條文仍全數保留,外界關心的碳費議題也並未進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