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推動產業的發展與轉型為政府促進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新春開工之際,政府隨即開張智慧機械辦公室,同時也推動國機國造的計畫,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作為後續追蹤觀察基礎。
民進黨上台後,的確進行一些重大的改革!如果改革是在經濟大餅有擴充的情況下,大家比較不會覺得痛,而且比較會照顧到想照顧的民眾。倘若在經濟未有成長下的改革,改革的幅度就必須比較大、影響的層面也會較廣,結果是大家都覺得痛,而政府宣稱要照顧的民眾有可能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美國總統川普保證降低企業稅率,加上一些外資企業關廠並遷回美國,已在中國已引發是企業各項稅、費是否偏高及如何改革的政策辯論。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年初在一次內閣會議中也提出此一問題,表示「多方反應企業稅太高」,且承認地方政府任意評估各項雜費的標準。
蔡英文呼籲兩岸對話,相關法案也將動起來!行政立法政策協調會報昨(6)日討論《稅捐稽徵法》,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兩岸租稅協議》之前已談好,但尚未簽署,另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行政院都會有動作出來,將與民進黨團討論後再決定如何排案。++
行政立法協調會春節過後今(6)日開張,以經濟及財政法案打頭陣。為扶植青年創新創業,行政院決修正產創條例,鼓勵投資和新創,增訂創投業利用有限合夥組織投資新創事業,及天使投資人投資新創事業,給予減稅優惠
編按:提振國內景氣一直是政府重大目標,而今年政府將以甚麼樣的方案與計畫來達成這個目標?而去年許多專家學者提出建言建議政府要擴大內需,而今年政府又會如何投資台灣公共建設?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作為追蹤基礎。
總統蔡英文在去年12月31日歲末記者會上,預告2017年將透過追加預算,或編列特別預算方式擴大公共建設,據了解,由於2014年「健全財政方案」,過去2年稅收明顯超徵,為政府一下子創造了8000億元的舉債空間,中央政府負債餘額距離法定的舉債上限,擴大為1.1兆元,蔡英文任內提出類似4年5000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方案,從國家財政角度已經沒有問題,最關鍵的軌道建設方案,正由政務委員張景森與交通部進行最後評估,預計最快3月就會提出特別預算。
編按:國發會於23日的會議通過一些計畫:首先,是未來四年國家發展計畫目標,除了將施政心力放在投資上,今年GDP目標也希望可以增加2.5%,並透過促進經濟發展來達到國人薪資提升;其次,是社會住宅興辦計畫。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作為後續追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