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據悉,行政院長林全昨(15)日明確指示,擴大內需特別預算案的前瞻基礎建設以8年為期程規劃,近期內國發會將彙整水資源、軌道、數位、能源、城鄉等五大面向總規模,草擬特別條例並規劃特別預算案,由政府帶頭擴大內需提振經濟動能。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5)日發布預測指出,勞動新制「一例一休」所引發的物價上漲雖抑制部份消費動能,但在全球貿易擴張下,預測今年我國出口成長率將升至8.50%,創下近6年新高,經濟成長率因此同步上修至1.92%,雖未保二,但也創下近3年最高。
編按:為促進國內發展,政府於開春之際提出擴大公共建設投資,除了原本提出的四大建設,近期又加碼第五項地方城鄉建設。以下收錄相關新聞報導作為持續觀察追蹤基礎。
編按:政府於近日打出組產業國家隊的概念以期推動總體產業發展,這項新聞引起立委、學界、產業界反應。而產業國家隊將會如何走?應該如何走?以下收錄相關報導持續追蹤。
近日行政院廢除已實施四年多的「跨域加值公共建設財務規劃」,而與此同時卻又研擬四年兆元的擴大內需方案,以台灣今日財政困難的情況,廢掉一個撙節國庫支出的預算審查原則,又擬以特別預算大肆舉債建設,這無異置國家財政於危境,不可不慎。
編按:內閣部分成員換組並於今日上任,其中科技部與衛福部的新部長上任紛紛發表未來任內要推動的方向與任務,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以進行持續追蹤。
編按:推動產業的發展與轉型為政府促進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新春開工之際,政府隨即開張智慧機械辦公室,同時也推動國機國造的計畫,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作為後續追蹤觀察基礎。
民進黨上台後,的確進行一些重大的改革!如果改革是在經濟大餅有擴充的情況下,大家比較不會覺得痛,而且比較會照顧到想照顧的民眾。倘若在經濟未有成長下的改革,改革的幅度就必須比較大、影響的層面也會較廣,結果是大家都覺得痛,而政府宣稱要照顧的民眾有可能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