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

隨著兩岸交流回溫,台灣工商界近期也陸續訪中。據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 10 日在京會見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理事長、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一行。劉兆玄表示峰會願深化兩岸產業合作,促進融合發展。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5日開始在北京展開與中國領袖習近平一系列三方會談,外界預估,會談結果可能會為緊張多年的歐盟與中國關係確立新方向。

總統 蔡英文 和美國眾議院議長 麥卡錫 (Kevin McCarthy)6日於雷根圖書館會面,除讚揚美國和台灣之間的關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更指出,這場備受矚目的事件,標誌著民主的團結,並且對抗中國的威脅。中共中央台辦發言人對此表示,此為「倚美謀獨」的挑釁行徑,予以強烈譴責。

前台北市長、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即將出訪美國,日前不斷透漏將參選總統的他,在接受日經新聞訪問表示,針對兩岸問題,台灣可以向日本與新加坡汲取經驗,學得在美中關係緊張之中的自處之道。

蔡前總統馬英九登陸訪問,昨天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據知情人士表示,宋濤是代表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到湖北與馬英九會面、陪同馬英九回到湖南老家,並將代表習近平宴請馬英九、馬家四姊妹及大陸親戚,象徵習近平對馬英九的最高禮遇及有「馬習會」同等意義。

蔡英文總統29日啟程出訪中美洲、過境美國,據美國媒體報導,美方正和兩岸溝通,一方面敦促北京方面不要作出過激反應,也希望台灣方面確保蔡英文行程不會踰越過去的規範。蔡總統30日晚間接受華府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贈予「全球領導力獎」,對談內容遍及安全、經濟和貿易,並強調會「捍衛民主」。

日前宏都拉斯宣布與我方斷交,外交部次長俞大㵢接受阿根廷媒體專訪時提到,歡迎阿根廷與中國、台灣同時交往,被外界解讀有雙重承認的意涵;部長吳釗燮回應,有關跟其他非邦交國交往,沒有排除任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