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綜合媒體報導,大陸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將於今天登場,大陸正式進入「兩會時間」。今年在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香港選舉制度改革」、「人口政策問題」、及「國家統一法:涉台議題」值得關注。

美國國會指定成立針對人工智慧(AI)探討國家安全的諮詢委員會,最新報告擔出示警,認為美國仰賴台灣的晶圓代工,可能失去關鍵半導體的優勢,報告同時提出制訂半導體策略、擴大減稅優惠、聯合盟國管制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等建議;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針對NSCAI的建議提出他的疑問。

媒體報導,晶片短缺的困境,如今已是全體科技領域共同面臨的難題。美國總統拜登本週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期望能夠提升晶片產量,走出全球半導體短缺的困境,預計需要370億美元資金。

「我正在指示政府高級官員與業界領導者一同合作,找出半導體短缺的解決方案。」拜登表示,「國會已經通過了一項法案,不過他們需要……370億美元,才有辦法確保一切順利運作。」...

疫情之下各國採取封鎖措施,居家辦公時間加長,有部分觀點曾認為,這些因素或許能促進生育率止跌回升,但令外界意外的是,東亞國家低迷多年的生育率,在疫情中更進一步大幅下降。又中國在放鬆計劃生育政策後,討論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有學者建議應該從人口下降最嚴重的東三省開始試點。也有學者認為,現在全面放開為時已晚,中國將面臨高贍養比的老齡化社會,對中國長期經濟增長不利。

新冠肺炎疫情波峰迭現,傳染率再度升高,多國恢復封禁措施,不僅使全球經濟產值空前下降、貧窮人數飆升,金融業也正在醞釀一場無聲的危機,可能持續傷害未來幾年的經濟復甦展望。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等人帶領的研究團隊,今天舉行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解析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最新國際疫情。

台灣即將開始接種AZ新冠疫苗,歐洲多國傳出醫護接種後出現副作用必須請假的消息,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刊出文章評論AZ疫苗是「沒人要的疫苗」,指出醫護人員拒絕接種AZ疫苗已經成為德國嚴重的社會問題。

二月初中國通過《海警法》,16日清晨,中國海警局2艘海警艦駛入釣魚臺附近日本認為是「領海」的區域,在大正島東南偏南約22公里的海上,做出試圖接近一艘日本航行中漁船的動作。日方在漁船周圍部署了巡邏船,確保了漁船的安全。中國學者稱以《海警法》為契機 推進海上執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