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今年恐成最熱的一年!分析研究明確指出,全球 暖化 就是造成極端天氣的主要因素,科學家盼能透過更先進的氣候模型來精準評估相關的影響。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美中兩國科技角力不斷,美國於2022年10月針對中國祭出一系列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中方為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貿易爭端。根據彭博報導,台灣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要求加入相關討論的國家,希望在這場討論中,發出台灣的聲音。
筆者長期關注一八七一年四月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的南福爾摩沙檔案。話說他在品嘗過台灣 荔枝 乾之後,給了「very good」(非常棒)的肯定。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2022 年將要過去,展望新的一年同時,也要回首看看2022年國內外發生了什麼議題,基金會整理國內外重要十大議題,一起來除舊佈新展望新氣象吧!
上週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同過後備受矚目,原本法案內提到的無常軍援,卻在20日美國國會公布2023年財政年度撥款法案中,沒有被提及。由於我國駐美代表處曾表明力爭無償軍援而非貸款,美國「防衛新聞」21日據此解讀,這代表台灣的挫敗。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