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商撥款法案定調 台灣爭無償軍援未果

上週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同過後備受矚目,原本法案內提到的無常軍援,卻在20日美國國會公布2023年財政年度撥款法案中,沒有被提及。由於我國駐美代表處曾表明力爭無償軍援而非貸款,美國「防衛新聞」21日據此解讀,這代表台灣的挫敗。

無償軍援生變 台灣軍購有償還款

國參議院12月15日通過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該法案授權美國國務院2023至2027年間透過「外國軍事融資」(FMF)計畫,每年提供台灣至多20億美元無償軍援;法案也同時授權可提供台灣至多20億美元FMF貸款,還款期限12年。北京已經表示強烈反對,並稱會採取嚴厲反制。

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籍副主席里契(Jim Risch)表示,台北希望援助能以贈款形式分配;但拜登政府根本沒有把為台灣安全援助計畫提供資金,當作優先事項,這標誌著台灣的損失;參議院國務院撥款小組的民主黨和共和黨高層認為對台北的撥款,可能會迫使國務院重新規畫對全球人道主義援助等其他預算優先事項的撥款。

根據外媒報導,兩院重量級議員曾發表公開信,呼籲在撥款法案中,至少撥款5億美元軍援給台灣。但不幸的是,FMF長期資金不足,只有不到5%的FMF支持印太和東歐的外交政策問題。在每年接受FMF的逾25個國家中,主要接受者是以色列(33億美元)、埃及(13億美元)和約旦(4.25億美元),而台灣每年GDP明顯都高於這3個國家。《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也規定,台灣必須每年增加國防預算,才能保持獲得美國FMF的資格,無論是贈款還是貸款。

外媒稱台灣的挫敗 外交部如何回應?

對此,外交部21日表示,這樣的發展在歷年美國預算程序中並非罕見,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授權法與撥款法的立法是在不同委員會中同時進行,制定撥款法的原始依據,是拜登政府早在今年初即向國會提出的2023會計年度預算需求。

外交部指出,美國政府若有新增支出,則必須說明如何在現有預算規模中找到經費來源,以維持財政合理性。因此一些在上周才獲通過的授權法中,由國會新增授權且涉及高額經費的項目,尚不及在年度撥款法案中立即處理。外交部未來仍將持續與國會友人及行政部門保持聯繫,共同討論如何在未來逐步落實「國防授權法案」所列各項倡議。我駐美代表處上周接受「防衛新聞」訪問時即表明,台灣迫切需要贈款,能夠立刻符合台灣的安全需要。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