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立法院三讀通過環境部組織法,特立設環境部,明定9大掌理事項,包括環境影響評估、環境檢驗測定、空氣品質及水體品質保護等,並設立氣候變遷署、資源循環署、化學物質管理署、環境管理署,以及國家環境研究院氣候變遷署、資源循環署等4個次級機關。然 未納入山林水土等業務,僅附帶決議要求政務委員督導成立「自然資源整合治理小組」,環團直言,行政院多個橫向聯繫小組功能往往不彰,對整合不抱期待。
農委會農糧署近期擬修法,將農路與水塘納入災損面積。學者認為此次修法茲事體大,因天災救助若再加碼或放寬,除難以推動農業 保險 外,甚至產生部分 農民 未認真種雜糧,僅等著領天災救助金,導致農業生產劣幣逐良幣的狀況。
政府啟動第二波組織改造,各部會的組改草案近期陸續進入立院初審,環保團體向多位立委遊說,訴求經濟部組織改造納入「水庫集水區管理局」。
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今年中完成設立登記,二八七家企業集團可望成為碳權交易先行者。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歐洲議會18日一連批准了數項重大氣候政策,為達成歐盟減碳目標鋪路。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內政委員會今(20日)初審通過內政部及所屬機關組改草案,多數條文均以政院版草案通過,但仍有部分條文未取得共識,交付黨團協商。
為了2050年淨零排放,響應世界地球日, 環保 署發布淨零綠生活行動指引,提供民眾淨零綠生活的作法,以投資我們的地球,並求共同實踐,藉由生活轉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減少碳排並轉動產業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