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中國時報》整理報導,拜登就職美國總統後,美中首次高層戰略對話於3月18-19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國務院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雙方在開場白的脣槍舌劍引發關注。本報特別摘錄美中雙方的開場白全文,有助讀者了解美中雙方的基本立場,也替這場歷史性會談留下見證。

編按:過去美國在多邊或雙邊貿易中,經常啟動「301調查」維護美國自身的利益,以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和商業機密懲罰該出口國的商品加徵關稅。中美貿易戰的起源也在於此,台灣在智財權領域是否被邊緣化,值得注意。

有望給新一代計算機帶來革新的「量子計算機」的研究開發正在全球掀起熱潮。領先者是美國,但最近中國迅速追趕。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以熟悉專利申請和研究資金獲得額等分析的日本Astamuse的數據為基礎,嘗試剖析了主要國家的動向。

據外媒智庫指出,戴琦在提名聽證會上,成為拜登政府的美國貿易代表。中國問題是美國國會兩黨的共同問題。戴琦承認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過去貿易代表所面臨的問題,並表示她的團隊將探索他們應對中國非自由經濟慣例的所有選擇。

拜登政府先前提名美籍華裔戴琦(KatherineTai)為貿易談判代表。由於華裔出生的戴琪,不僅中文流利、具備貿易談判專業,且曾替華府在世界貿易組織上針對大陸爭端提起訴訟,...

外媒報導,89%的美國人認為大陸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伙伴;近五成的人認為制約大陸的影響力與實力應是美國的頭號外交政策目標。中國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張業遂表示,中美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應共同努力以兩國元首通話為契機,加強溝通、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穩定發展。

媒體報導,晶片短缺的困境,如今已是全體科技領域共同面臨的難題。美國總統拜登本週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期望能夠提升晶片產量,走出全球半導體短缺的困境,預計需要370億美元資金。

「我正在指示政府高級官員與業界領導者一同合作,找出半導體短缺的解決方案。」拜登表示,「國會已經通過了一項法案,不過他們需要……370億美元,才有辦法確保一切順利運作。」...

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周三(24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旨在減少美國在稀土、藥物原料和半導體等領域對中國和其他競爭對手的依賴。

中國大陸與美國關係在川普任期後半段急速惡化,川普祭出貿易戰、技術戰等手段,但唯一成效似乎只有擊潰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美國權威期刊《外交》(Foreign Affairs)卻指出,美國切斷晶片供給和種種著重安全、軍事等國防方面的指控,博弈上完全不及北京,由於對科技研發的重視與投入,中國已經改變了戰爭型態,不用開火就能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