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供應鏈變得更加混亂和不透明

8 月 9 日, 拜登總統公佈了他在美國對華經濟戰中的最新武器。新規定將監管私營部門在海外的投資,而對中國最敏感技術的投資將被禁止。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擁護者採取此類限制措施,是美國經濟政策發生深刻轉變的最新跡象,因為美國正在應對日益自信和具有威脅性的競爭對手的崛起。

幾十年來,美國一直為貿易和資本的全球化歡呼雀躍,這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費者成本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据路透社報導;圍繞美國對中國的投資,拜登政府將首次實施廣泛限制

美國政府8月9日發佈消息稱,將引進限制美國的企業和個人在中國投資的新制度。將以尖端半導體、人工智慧(AI)和量子技術為對象。要求必須向美國政府申報,禁止與中國軍事開發等相關的投資項目。 隨著新制度實施,美國的對華限制將不僅限於商品,還拓展至資金流動。 對象為基於併購(M&A)、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與合資業務等的在中國的新增投資。不僅適用於美國國內,...

義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7月30日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該國4年前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協議是一項「臨時且糟糕」的決定,因為它己乎對提振義大利出口沒有用處。對此,大陸官媒環球時報31日刊出社評批評克羅塞托對雙方經濟開砲不合時宜,也直指背後有「美國因素」在作用,認為義大利受到美方的施壓脅迫,並呼籲義大利要能有自己的政治智慧與外交自主。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將於6日至9日出訪中國,成為拜登政府第二位赴中內閣官員。葉倫行前與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會晤時,強調美中兩大經濟體合作的重要性,以應對宏觀經濟和金融問題等全球性挑戰。學者認為,雙邊財政部門應想辦法克服政治障礙,推動務實合作。

美國財政部聲明指出,葉倫和謝鋒進行「坦率且有成效」的討論,內容涵蓋全球和雙邊議題,有助於維持兩國溝通管道暢通,並有效管控中美雙邊關係。葉倫於會面期間提出多項美方關注的議題,...

據 美國 《 華爾街日報 》4日報導,拜登政府正在準備限制中國企業使用美國雲計算服務,從而防止中企繞開美國對華先進製程人工智能(AI)芯片的出口禁令。中國專家接受《環球時報》採訪表示,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打壓正一步步走向極端。

當代國際秩序的建立,舉凡安全、貿易、金融到人權、環境等,大抵皆以美國為首,其他已開發國家協力、發展中或後進國家跟隨之。這套常被詮釋為以民主與自由為核心價值的國際秩序,從冷戰時期沿用至今。儘管各種批評不斷,認為其過度向美國傾斜,制度不公,但在後冷戰單極權力結構的體系中,重塑國際秩序並非單一國家可輕易做到。而集五大南方國家的BRICS,無論人口、經濟規模、天然資源,在全球占比可觀,其動向也就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