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葉倫談到,許多人認為美中衝突難以避免,是受到「美國衰落論」影響;這個論調錯誤存在數十年,美國在在展示有能力應對新挑戰。葉倫說,美國在疫情大流行後實現最強勁的經濟復甦,仍需要控制通貨膨脹和應對區域銀行倒閉等問題;中國大陸有著耀眼的經濟崛起數字,同樣面臨人口老化和勞動力衰退等若干短期不利因素。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0日發表演說,表示美中關係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賽局,美中經濟體脫鉤的結果將是災難性的;美國尋求與中國大陸建立健康的經濟關係,同時堅定捍衛國家利益與人權價值觀,但在國家安全問題上不會妥協,即使是犧牲經濟利益。
美中角力不減反升,美國媒體報導,總統拜登為遏制中國技術和軍事崛起,擬進一步加碼對中國的制裁。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更將於20日針對美中經濟關係發表上任以來涵蓋層面最廣的演講,她正設法在兩強競爭對抗以及需要與北京交流合作的全球性議題之間取得平衡。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股神巴菲特執掌的 波克夏 (Berkshire)去年第3季斥資40多億美元買 台積電 ADR,然而時隔一季就大砍持股86.2%;巴菲特日前接受《日經新聞》專訪,首度透露大舉減碼台積電 ADR ,地緣政治緊張是主要考量之一,巴菲特表示台積電是間好的公司,但波克夏資金要部署在更好的地方。
法國總統馬克宏結束為期三天的中國訪問行程,接受政治新聞網站 Politico 專訪,提到歐洲應降低對美國的依賴,抵擋成為美國追隨者的壓力,避免因台灣議題捲入中美對抗,此一發言引發西方各界議論。
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5日開始在北京展開與中國領袖習近平一系列三方會談,外界預估,會談結果可能會為緊張多年的歐盟與中國關係確立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