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倫:中美合作 應對全球性挑戰
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將於6日至9日出訪中國,成為拜登政府第二位赴中內閣官員。葉倫行前與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會晤時,強調美中兩大經濟體合作的重要性,以應對宏觀經濟和金融問題等全球性挑戰。學者認為,雙邊財政部門應想辦法克服政治障礙,推動務實合作。
美國財政部聲明指出,葉倫和謝鋒進行「坦率且有成效」的討論,內容涵蓋全球和雙邊議題,有助於維持兩國溝通管道暢通,並有效管控中美雙邊關係。葉倫於會面期間提出多項美方關注的議題,強調透過美中合作,應對宏觀經濟和金融問題等全球性挑戰。
央視引述謝鋒指出,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不折不扣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用行動排除干擾、管控分歧,以誠意加強對話、展開合作,推動中美關係止跌回穩、重回正軌。
美中貿易戰和科技戰延燒背景下,葉倫本次訪中預計將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等經貿高層官員會面,聚焦討論美國對中高額關稅、中國新上路的「反間諜法」,以及對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實施禁令等議題。
CNN引述美國財政部官員透露,葉倫此行預計不會為美中關係達成「重大突破」,且不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觀察者網引述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這是兩國經濟團隊面對面討論進程的一環,雙方現在仍處於接觸的早期階段。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緝思則認為,中美財政部門將想辦法克服一些政治上的障礙,務實地推動兩國金融和財政方面的合作。
另一方面,歐盟駐中大使庹堯誨(Jorge Toledo)表示,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將於10日抵達北京,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等官員會談。
外媒分析,面對美國積極拉攏荷蘭等國共同對中國實施先進技術的出口管制,中國將藉此機會遊說歐洲採取較美國更溫和的立場。
耶倫訪華之行面臨經濟外交重大考驗
耶倫作為學院派經濟學家的資歷使她在北京成為受到歡迎的使者。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克雷格·艾倫表示:「他們非常喜歡她,因為她從經濟角度看待世界,他們非常喜歡這一點。」
傳統基金會中國戰略高級研究員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表示,中國官員將耶倫視為理性的聲音,他們希望她能夠向拜登政府的其他人證明,美國應該取消新的投資限制並降低關稅。
「他們希望珍妮特幫忙,「曾擔任川普政府中國問題高級顧問的白邦瑞說。「他們將她視為中國的朋友。」
耶倫並不負責貿易政策的制定,但她一直批評川普總統對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
「關稅是在對消費者徵稅,」2021年,耶倫對《紐約時報》表示。「在我看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的做法傷害了美國消費者,而上屆政府談判達成的協議確實在很多方面沒有解決我們與中國之間存在的根本問題。」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仍在仔細研究這些關稅,耶倫承認這些關稅不太可能很快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