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全台三級警戒持續,勞動部今天公布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數據,經勞雇雙方協商後減少工時的事業單位有625家、實施人數6383人,比上期增加158家、1318人。其中,住宿及餐飲業1周新增477人,衝擊最明顯。勞動部官員分析,雖不少店家轉作外帶、外送,但仍有店家轉型困難;此外,官員指出,相較過往實施減班休息天數多為每月休9至12天,近期減班以月休1到4天居多。
編者按: 衛福部食藥署十日公布國產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標準,療效評估擬以「免疫橋接」方式佐證,「應檢附資料」則強調根據美國食藥局(FDA)相關規定制訂。此規定一出引發許多爭議,到底免疫橋接在國際上可不可行?目前國產疫苗若要通過國際認證的難點為何?以下為相關整理。
編者按:本土疫情延燒,目前疫苗的採購與實際到貨數,是全民能否回歸正常生活的關鍵要素之一,從上個月政商和宗教界民間人士便紛紛表態,願協助由不同管道採購疫苗。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願親自購入500萬劑BNT疫苗的議題,讓許多人也關心最後究竟能否順利取得疫苗。
編者按:台灣原本是防疫的前段班,卻在上月中一夕間風雲變色,眼看在歐美逐漸展開後疫情新生活之際,對於亞洲46億人口的大多數人而言,今年剩下的日子恐怕與去年無異,許多人都在問:外出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減少出門的防疫例行公事何時能畫下休止符?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全球確診數已突破1億7千萬,造成超過380萬人口死亡,在這波疫情中,「無症狀」感染者在社區的流竄,似乎是除了病毒傳播快速之外,最令人頭痛的事,但本月一號在新加波的發現,為監控無症狀感染者的足跡露出一線曙光。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16號表示,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新冠變種病毒現在已擴散到全球80多個國家,且隨著它在全球傳播,該變種病毒仍持續變異。
編按:《工商時報》社論指出,當人類歷史邁向「數位世界」,「資料」又將取代「石油」成為驅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能源之際;數位世界所需的數位環境(5G、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疫情中更有感受,政府應正視數位問題,數位環境亟待加強和改善。
最先於印度發現的B.1.617新冠變種病毒(世衛日前正式命名為Delta病毒株),是造成印度今年疫情大爆發的主要元兇,導致該國至今已有2940萬人染疫、37萬人身亡。傳染力更甚Alpha病毒株的Delta病毒,讓已被Alpha病毒株攻破國門的台灣,能否守住防線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