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南部久旱不雨,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量低,經濟部上月初決定嘉南地區今年一期稻作全面節水停灌後,但曾文水庫水情仍嚴峻,蓄水率不到三成,水利署南部水資源局連兩天實施人工增雨,希望「向老天多要一些水」,但僅獲得零星降雨,進水約15萬噸,不到最近一個月公共用水平均每天約107萬噸的七分之一。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綠色金融是國家淨零關鍵戰略之一。立委林楚茵今(29)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指出,企業要及早面對綠色轉型,「氣候風險資料庫」是更能反應授信風險的工具,但隨著金管會綠色金融2.0升級到3.0,資料庫建置時程卻遙遙無期,權責也變得模糊不清。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8、29日審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政院版草案及各立委版本共22條進入逐條審查,草案新增「地熱發電」專章、放寬離岸風電與小水力發電等設置場域,並要求未來新建或改建建物必須設置屋頂太陽光電。

國發會今(28)日公布2050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提出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NDC)減排目標為24%,12項具體策略如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必須在2030年達到45.46~46.12GW,氫能發電891MW、節電量達345.7億度等,還要搭配碳匯、碳捕捉利用等,達成減碳目標。

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目前正在立法院討論中,其中將授權環保署收取「碳費」,外界關切徵收對象、費率、優惠費率等。

立法院正在審查《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即將進入 院會協商 階段。民間學者今(27)日呼籲,為了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必須課徵比碳費還廣泛的「碳稅」,呼籲藉修法機會將碳稅明確入法,並於2026年開徵,預期更有助達成節能減碳、促進產業結構轉型。

2022 年將要過去,展望新的一年同時,也要回首看看2022年國內外發生了什麼議題,基金會整理國內外重要十大議題,一起來除舊佈新展望新氣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