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台北市配合中央政策,率先倡議「2050淨零排放」,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欣儀24日發現,民進黨2019、2023年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卻將翡翠水庫的水力發電排除綠電之外,炮轟中央無視北市減碳成果;北區水資源局也希望石門水庫發電能納入綠電,可提高售電單價。經濟部說,水庫發電容易造成較大規模生態影響,因此未列入獎勵。
七月廿三日為廿四節氣「大暑」,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衛福部統計,七月至今熱傷害急診人次已達六百人次,是去年同期一點六倍。急診醫師也發現,六月至今,熱傷害、中暑患者增加一至二成,新竹縣有外送員中午跑單,頭暈擦撞自摔,甚至暈倒;也有醫院警衛服用慢性病用藥,於高溫下工作引發腎衰竭。
雖然美中兩個世界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日趨加劇,拜登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凱瑞還是在週三與中方官員進行了高層對話,試圖尋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辦法。美國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同時也是世界綠色技術強國。如果雙方能達成一致,加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這可能對世界將全球暖化維持在安全範圍內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島國家面臨「滅頂危機」,我國今日與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以及吐瓦魯等友邦簽署「對抗氣候變遷聯合聲明」,共同推動能源轉型、強化糧食安全、保護自然棲地與管理海洋保護區等行動。
在歐洲,極端高溫席捲整個南歐。義大利衛生部已對羅馬、波隆那和佛羅倫斯等16個城市發布「紅色警報」。氣象中心警告,民眾應為「今夏最強熱浪、同時也是有史以來最強熱浪之一」做好準備。羅馬17日的氣溫可能達到40℃,18日甚至會飆升至43℃,打破2007年8月創下的40.5℃紀錄。歐洲太空總署說,義大利西西里島與薩丁尼亞島氣溫可能高達48℃,「這可能是歐洲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溫」。
根據《新非都》,經濟部公告為「綠能發展區」的農牧、林業、養殖及國土保安等使用地,在符合「低地力」或「非養殖漁業生產區且多年停養」的條件下,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且不受660平方公尺(約為200坪)的限制,未來農地的光電覆蓋將可達70%、甚至可在農地變更後高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