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金融研訓院日前指出,台灣有四成年輕人是「金融文盲」,欠缺理財觀念,成為近期詐騙案頻傳的龐大受害者之一。立法院19日舉行反詐騙教育宣導公聽會,學者建議可運用各大學教學資源,強化學生反詐騙觀念;也有立委建議,可邀請金融業者提出經驗,或參考美國部分州份經驗,將金融教育推展為高中必修。
美國商務部上禮拜正式將長江存儲(YMTC)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未來進口、轉口或買賣美國商品前,皆須獲美國商務部許可;同天,富士康就宣布出清中國紫光集團持股,紫光集團的本體是控股公司,旗下擁有眾多子公司的集團企業,包括製造記憶體的長江存儲。兩消息一出,外界將其視為在美中競爭下的變化,須謹慎布局的結果。
俄烏戰爭今年初開打,影響全球經濟與政治版圖,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17日表示,俄烏兩國必須盡快和談,以降低第三次毀滅性世界大戰爆發的風險。烏克蘭方面則強調不可能達成涉及讓出領土的協議,而德國總理蕭茲則聲明,若俄羅斯主動結束在烏克蘭的戰爭,有望恢復兩國經濟合作。
歐盟各國18日針對強化並擴大碳市場達成共識,排碳量交易將擴大到取暖與道路運輸部門,要求發電、鋼鐵等多種產業加速減少碳排量,並涵蓋船運業。
RCEP 為東協在「東協中心性」原則下對外推動「東協+1 FTA」的重大成績,生效後預計在2023年7月開放新會員加入。 亞州國家積極簽署 FTA ,陸續生效,不僅降低國間關稅、非關稅障礙,更將在協定架構下推動投資、數位轉型、中小企業、服務業合作及供應鏈夥伴關係,改變區域內貿易關係、格局。這一切影響我 「新南向政策」,不容輕忽。
美聯儲結束了數月來每次加息0.75 個百分點的勢頭,將基準政策利率上調 0.5 個百分點,並暗示明年將繼續收緊美國經濟。 經濟學家們表示,美、英、歐三個地區的通脹都已見頂,美國和英國的總體通脹本周都有所下降,但各國央行仍擔心,通脹降至 2%的目標需要太長時間。
時隔八年,美國在13日起於華府舉辦美非領袖峰會,美國總統拜登14日則在美非商業論壇宣布,美國將「全力投入」(all in)非洲的未來,承諾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政府資金和私人投資,幫助非洲的國家與企業,更將支持非洲聯盟入G20。雖整場會議對中國隻字不提,與其較勁意味卻不言可喻。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中晶片戰越發白熱化,美國正準備聯合荷蘭與日本,對中國推出新一波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之際,中國政府則預計提出 1 兆人民幣補助各半導體企業。外界擔心,中國此舉將掀起成熟製程產品的價格戰,未來發展將更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