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6/16)與到訪北京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會面。雙方表示願一同加強創新、全球減貧、公共衛生、藥物研發、農村農業等相關領域合作。
大陸年度對台最大交流活動海峽論壇16日將登場,國民黨派副主席夏立言率團參加,屆時中共對台二把手王滬寧將親赴廈門,並和夏立言一行會晤。 陸委會 9 日則重申立場表示,我方不得與陸方合作辦理「海峽論壇」,亦禁止在台辦理分支、延續性活動;同時禁止中央機關人員參與「海峽論壇」,也不樂見我地方政府派員與會。
官方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前編導蔡玉玲三年多前製作元朗「721」襲擊事件調查報導,被法院判進行車牌查冊時作出虛假陳述罪成。蔡不服上訴,終審法院昨天裁定她上訴得直,撤銷各項定罪。蔡玉玲步出終審法院時面帶笑容,她認為判決清晰表明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受憲法保障,希望業界不要被事件嚇怕,及日後在新聞調查報導時有所顧慮。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常一年12次,其中四次固定談經濟,四次經濟會議中的4月會議,特色是在一年經濟開局期,也在政策調整窗口期。
一如預期,中共經濟高端會議引動解讀如潮。在特殊的內外大勢下,今次北京經濟界多以看信號彈的心情來發觀感,解讀文章標題都是「傳遞重大信號」、「傳遞八個重大信號」、「釋放九大政策信號」,現在總結到十大信號,閱讀流量也逐日而增。
解讀中共經濟高端會議,其實取巧省力的辦法,是看那會議沒提什麼,...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應約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電話,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雙方就中烏關係和烏克蘭危機交換了意見,並表示將派出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札哈洛娃(Maria Zakharova)評論此事時表示,莫斯科注意到北京準備建立解決烏克蘭衝突的談判進程。
韓國總統尹錫悅訪美之際,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導,為反制中國對美光(Micron)進行網路安全審查,傳出美國已向韓國提出要求,一旦中國制裁美光,屆時希望三星、SK海力士不要提升對中國的銷售量,防止北京得以填補晶片供應缺口;據了解,儘管美國在印太安全上和友邦聯手抗陸,但這是首度請盟國要求其國內企業配合跟進。
北京政治的變化讓很多外資對大陸市場望之卻步,與美國關係的惡化更是短時間難以化解。這些都是大陸資本市場改革很難自圓其說的壓力,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最大挑戰。
美中角力不減反升,美國媒體報導,總統拜登為遏制中國技術和軍事崛起,擬進一步加碼對中國的制裁。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更將於20日針對美中經濟關係發表上任以來涵蓋層面最廣的演講,她正設法在兩強競爭對抗以及需要與北京交流合作的全球性議題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