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綜合媒體報導,近期中國嘗試脫離美元的「去美元化」跡象,中國媒體更指出,SWIFT與四家中資機構合資成立金融網關公司,對此SWIFT於該合資公司與數字人民幣計劃有關的猜測予以否認。在美中高層對話結束後,中俄擬聯手並呼籲中東一起應對西方制裁,包括增強科技產業自主創新,推進以本地貨幣結算,擺脫由西方控制的國際支付體系(意指美元結算)。
全美約六十個城市廿七日舉行反對仇視亞裔集會,除了亞特蘭大,還包括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芝加哥、底特律、波特蘭等。洛杉磯數百名亞裔在韓國城示威,參與遊行的台灣僑民說,卅年來第一次看到亞裔如此團結。
行政院日前審查完成新版《生技新藥條例》修正案,全力發展生技代工產業,將生技代工業(CDMO)納入租稅優惠適用範圍,並新增設備投資抵減,凡投資1,0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全新機械、設備或系統,可選擇當年度抵減營所稅額5%,或分三年抵減率3%,但上限不逾當年度營所稅額30%為限,預訂明年元旦上路。
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敦促國內各邦,要加強遏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感染率飆升,甚至暗示修法通令全國實施宵禁,以控制住第3波疫情。
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中國大陸快速崛起,對美國的國際霸權地位漸成威脅,目前,令專家憂心,與全球經濟秩序密切相關,且影響可能也不小的,還有一個「金德柏格陷阱」(Kindleberger Trap)問題。
《日經》報導,在拜登政權倡導生産回歸政策的背景下,美國已開始為重振半導體産業而採取行動,大型廠商英特爾將投入約2萬億日元,在美國建設新工廠,同時涉足量産其他企業研發産品的代工業務。
企業間交易價格在經濟活動中相當於「中游」。這一價格的上漲趨勢越來越明顯。主要國家比2020年秋季上漲了1~4%。由於原油及金屬等資源漲價,化工産品和鋼材也隨之上漲。中國經濟恢復、全球運輸停滯、美國寒流也推高了行情。在需求從新冠病毒疫情中恢復的過程中,價格向消費者購買的最終産品轉嫁的壓力或將增大。
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表示,為了抑制境內第3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封鎖管制實施日期將延至4月18日。她並呼籲民眾於復活節假期期間待在家中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