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我們正面臨重大的利益攸關時刻。我們盯著後視鏡,卻看不清前方的路。我們當前道路上的一些裡程標誌包括美國技術、經濟、地緣政治和軍事領導地位的衰落。應對「中國衝擊2.0」需要發揮我們的優勢,而不是舔舐傷口。我們必須培育具有巨大創新潛力、由公私部門共同投資的產業。這些產業在全球範圍內都大有可為,中國早在十年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美國必須停止糾纏過往貿易戰,去迎接當前的中國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在對等關稅暫緩實施期間中,迄今僅與四個國家包括英國、中國、越南及印尼達成貿易協議,迫使川普於7月9日屆滿的前夕,將其實施日期調整至8月1日,同時先後逕自對21個國家公布不同稅率之對等關稅,至於其他對美出口貿易較少國家,則是採取一致稅率。

美國眾議院17日以壓倒性優勢通過有關加密貨幣監管的三項立法草案,其中,與穩定幣監管相關的《GENIUS法案》將交給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成為法律。

美國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CNN專訪時表示,美國應該「降低對其他國家的依賴」,並將科技製造業遷回國內。此外,其近期也應中國貿促會邀請,將於7月16日出席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開幕式,並參加相關活動。

根據《華爾街日報》對專業預測人士的季度調查,與三個月前相比,經濟學家們現在預計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將更強,衰退風險更低,通貨膨脹也將降溫。

《金融時報》昨日報導,美國防部施壓澳洲及日本,要求其針對「台海戰爭中的立場」表態。不過,據《衛報》、《路透社》等消息來源指出,澳防長和總理先後表示,澳 方「不回答假設性的問題」,也認為美方的要求不合理。

對於上週收到川普總統威脅徵收高額關稅信函的大多數國家,尤其是那些經濟以供應美國市場為主的亞洲國家而言,它們幾乎找不到明顯的替代出口目的地。但它們正在盡力尋找。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日韓等14國關稅通知書,台灣不在其中,川普也簽下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包括台灣在內多國獲得更多談判空間,台美談判持續進行中。總統賴清德7日深夜與在美國的經貿談判團隊視訊通話,勉勵並指示談判團隊, 務必以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核心任務 ,為國家爭取合理關稅。這也是我方設下的談判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