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經過半年多的檢視,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當地時間4日的演講中定調,拜登政府接下來的對中貿易政策或將再出重拳。戴琪指出,中國政府對半導體等行業的巨額補貼,已損害美方和世界的繁榮,美方不排除展開「301調查」。至於企業高度關注的關稅問題,美方可能加徵新的關稅。

外媒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以新的方式處理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她表示,將尋求與北京進行新的談判,另一方面,美國將放棄一項讓中國改變其「非市場經濟」的計劃,並批准將某些中國進口產品排除在美國懲罰性關稅之外,但貿易團體評批,結束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以及擴大美國公司的貿易機會方面缺乏明確的路線圖。

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提升帶動經濟復甦,但供應鏈緊縮恐成為全球回復到疫前常態的嚴重阻礙。全球保險巨頭安聯人壽的顧問兼劍橋皇后學院校長埃里安指出,若供應鏈危機沒能解決,「世界經濟可能再度走下坡,且商品價格將不斷飆漲。」

大陸近期實行嚴格的限電政策,以降低天然氣、燃煤的價格,並達到縮減碳排放量的目標。然而大規模限電手段將直接衝擊經濟表現,美媒認為,限電政策將導致下游商品全面上漲,通貨膨脹問題一觸即發。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除非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否則長期停滯很可能重現。如果再疊加通脹持續飆升,就可能形成滯脹,給新興經濟體造成沉重打擊。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8日警告,聯邦政府將在10月18日左右耗盡現金,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倒債狀況。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應聲跳漲,美股連日收挫。在通膨、債務違約及減債壓力多方夾擊下,《工商時報》整理報導,全球經濟將面對之衝擊。

受到能源價格大漲影響,歐元區前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與義大利9月通膨率進一步躥揚,德國通膨升至近30年新高紀錄,法義亦創下10年新高水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提出「共同富裕」、「三次分配」等觀點,引發大陸富豪圈的捐款潮,也令外界認為官方政策具有強烈針對性。大陸中央財經辦副主任韓文秀26日指出,所謂「共同富裕」是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後富,不搞「殺富濟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