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編按:中央銀行17日召開首次第2季理監事聯席視訊會議,決議利率維持不變,「連五凍」維持在1.125%,同時上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至5.08%。楊金龍表示,貨幣政策基調維持寬鬆,通膨仍屬溫和階段,但未來通膨須留意高公共債務、低利率兩大風險,此次會議罕見針對4月坊間出版一本書,發出「澄清稿」報告,對諸多不實指陳,特別澄清。

金管會昨(17) 日宣布7月起將有七大新制上路。其中,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主張「台股不能只靠一檔護國神山台積電」,他力推140檔冷門股造市制度與「台灣創新板」及「戰略新板」,都將在7月如期上線,能否為台股挹注新的資金動能,備受矚目。

編按: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財長會議上通過租稅協議案,支持全球最低稅率的積極推動,至少在15%。一旦全球達成廣泛共識,繼續以低稅負做招商引資誘因,成效將有限;因此包括台灣在內國家,勢必要改弦易轍。政府應即擬妥因應方略,參與查核、揭發和進行跨國資料分享;並積極擔任由母國追稅的角色扮演。

七大工業國(G7)達成協議,將把全球最低公司稅率訂在15%。台灣企業是否會受到影響?根據彭博資訊整理,在MSCI亞太指數成分股中,逾半數營收來自G7國家,而且淨利潤率至少達10%、有效稅率低於15%的企業,包括台積電和高速傳輸介面IC廠祥碩。但稅制要上路還有難關,G20 要讓中、印點頭也是場「硬仗」。

編按:七大工業國家(G7)財金首長日前達成歷史性協議,同意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至少15%。分析師表示,這將使得大型跨國企業的稅負提高一倍,台六國大企業首當其衝;另外財政部及會計師認為,台商以中小企業為主,影響不大,但有三類台商恐受影響,並牽動台積電等產業全球佈局。

市場關注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將在台灣時間周四(17日)凌晨舉行,台灣中央銀行也將在當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業界認為利率可望連續5季不調整,重貼現率維持在史上最低的1.125%。同時,外界關注央行3大焦點。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五月消費者物價(CPI),較去年同月上漲2.48%,為八年來最高,其實這一漲幅還不是最可怕的,真正令人擔心的是進口物價急速上揚,五月進口物價大漲13.2%,創2008年7月以來最高,我們必須提防2008年的通膨捲土重來。

拜登政府今年2 月 24 日宣布對美國4種關鍵產品供應鏈進行100天調查,分別為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稀土以及藥品等,在白宮官網公布了這份調查最新報告,外媒也指出,拜登政府將成立一個專責小組,設法解決美國經濟的影響。至於半導體部分,拜登政府強調與日韓合作,反而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總部位於的台灣,卻沒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