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撰文指出,RCEP生效後對台灣部分傳產如石化、鋼鐵、工具機與紡織業可能形成壓力。未來台灣相關貨品進入RCEP國家,光是關稅因素就可能使得台灣產品銷往中國大陸的價格競爭力不如東協國家,台灣產品銷往東協的價格競爭力可能不如中國大陸;以外貿作為經濟支柱的台灣沒有迴避國際自由貿易的空間。

據《工商時報》綜合報導,RCEP2022年元旦起生效,政府提出信心喊話,表示將爭取盡速加入CPTPP,加強產業供應鏈布局以因應衝擊的信心喊話,學界亦有分析,運用國際情勢,有利於台灣加速進入CPTPP進程。

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院士單驥分析RCEP、CPTPP與五眼聯盟三個區域貿易與政治的概況,並指出美國已警覺RCEP後,「印太戰略」已出現巨大破口。

編按:央行如臨大敵,外資熱錢不斷流入,除推升台股外,並將新台幣匯率推上27.5字頭高點;迫使央行大舉進場買匯調節,進而促使匯市豬羊變色,央行大戰熱錢結果,使匯市一天內爆出18.975億美元的成交大量,預估農曆年前,新台幣匯率仍有挑戰27.5元關卡的機會。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在最新一期的銀行家雜誌以「房價波動與金融穩定」為主題,探討台灣房價問題與央行貨幣政策關係,陳南光直言寬鬆貨幣政策(低利率)是造成房價上漲的主因之一,台灣央行2020年以來4波信用管制措施成效有限,央行不應在低利率環境下完全排除「升息」可能性,更不應將房價上漲問題與各部會「分享」,應負起相對應的責任。

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低薪與低價問題存在已久,二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且涉及經濟發展策略、資本累積、產業結構調整、科技研發、貧富差距擴大與教育政策等深層成因,有待學者專家作更深入的研討。

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林祖嘉指出,2022年台灣經濟四大難題,面對嚴重的疫情,明年國際景氣勉強維持在4%左右水準,雖然主計總處預估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為4.15%。但台灣經濟仍然面對不少的問題,值得政府與企業謹慎因應。

編者按: 針對福島5縣食品開放議題,引起社會關注,日台交流協會代表泉裕泰近期表示,維護國民食安是台灣政府的負責,是否開放福島食品,就按照國際與科學標準,他「等待著台灣自己的決心」,他也強調台灣開放福島食品進口和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沒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