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氣候績效又吊車尾 應打開氣候變遷產業

由「德國看守」等非政府組織評比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九日公布,台灣去年在五十七國及歐盟中排行第五十七名(前三名依慣例從缺),排名倒數第五,今年評比國家增為歐盟及六十國,但台灣仍是倒數第五,為第六十名,不僅落後日、韓,今年新增菲律賓、哥倫比亞與越南三個國家,名次都在台灣之前。

我氣候績效又吊車尾 排名倒數第5

這份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峰會期間發布的「二○二二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報告,評分指標分為四大類,其中溫室氣體排放占百分之四十為最多,再生能源發展百分之廿、能源使用百分之廿、氣候政策百分之廿,前三項評比資料來自可取得的最新資料、二○一九年統計數據,最後一項則是各國智庫和專家的主觀認定。CCPI評分國家涵蓋全球九成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

未加嚴減碳標準 節能表現不夠好

CCPI評比每年受矚目,台灣連續多年名列末段班,今年在四個評比項目中排名皆為六十名,都是倒數第五,都比去年退步,尤其氣候政策,從去年的第廿七名大幅倒退。專家指出,台灣未加嚴二○三○減碳標準、節能表現不夠好,是排名難看的關鍵原因之一。環保署昨表示,今年評比項目有一半與「人均」有關,卻將我國人口數、溫室氣體排放的數據都有錯誤,稱評比排名沒有意義。

國內環團指出,該評比使用的數據與國內實際情況或許有落差,但揭示的幾個轉型方向仍具有相當參考價值,政府政策應盡快更新,包括二○三○減碳目標無法再停留在百分之廿。另外CCPI也重視再生能源百分百目標,台灣能源政策雖還無法達到,但應先從科學、產業園區開始要求。

新增菲、越等三國 都排在台灣前

台灣總排名為六十名為全球倒數第五,僅贏過加拿大、伊朗、沙烏地阿拉伯與哈薩克,今年新增菲律賓、哥倫比亞與越南三個國家,名次都在台灣之前。

在亞洲主要國家地區中,中國大陸總排名卅七名最好,其次為日本與南韓。南韓只比台灣好一點,名列全球倒數第六。

德國之聲報導,從今年排名來看,部分國家在發展再生能源、氣候政策和逐步淘汰燃煤等保護氣候的作為上有進步,但總體來說,全球轉型速度仍太慢,遠不足以使失控的暖化停止。今年前三名仍從缺,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採取的作為足以使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巴黎協定設定的艱困目標,也就是攝氏一點五度內。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主要排名 製表/李京倫

彭啟明:應打開氣候變遷產業

台灣八家科技公司組成的「台灣氣候聯盟」,此次在聯合國第廿六屆氣候大會(COP26)舉辦《資通訊產業氣候行動》論壇,向世界說明如何對抗氣候變遷,聯盟秘書長彭啟明接受本報專訪指出,台灣應把氣候變遷的產業打開,不是只有「道理層次」,淪為口號,缺乏實際作為。

「台灣氣候聯盟」成員有台達電子、台積電、友達、台灣微軟、光寶科技、宏碁、和碩聯合科技和華碩電腦。彭啟明表示,成員共同目標是做到「百分百再生能源發電」,也希望未來帶動整個供應鏈加入聯盟,「供應鏈全部加起來大概有四千家企業」。

彭啟明表示,未來要加大減碳力度,必須依靠「碳捕捉和封存」,各國政府都投入預算,找民間一起協助發展技術,台灣卻還在學術探討層次或示範案,還沒辦法像日韓一樣,各界結合一起做。

彭啟明說,大家都在關注氫能可能是二○三○年後的能源,「可是台灣進展的幅度沒有特別快,政府的投入都是小的示範,做完後就不了了之」。企業建議政府,可以學習日本推動「綠色成長」的計畫。

彭啟明提及,要做到產業減碳必須有詳細的碳盤查,但碳盤查需要極高成本,一個企業做碳盤查,一年要花五、六百萬,費用讓中小企業裹足不前。

「這次氣候大會有個名詞叫Green Washing漂綠,但是我們企業不要漂綠,要真綠」,彭啟明指出,明年在智慧城市展會推「碳中和專區」,號召一百家做碳盤查、減碳技術的公司,「能夠匯集在一起,碳中和的產業會出來,氣候變遷的產業會出來」。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