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點名手機內建文字審查 小米:從未侵犯個人隱私

編者按: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6日發出新聞稿,直指台灣小米銷售的Mi 10T 5G手機可能限制個人傳訊,有回傳使用者隱私資訊疑慮,將依法調查。台灣小米也回應,對NCC的說法,非常嚴肅地審視並謹慎以待,重申小米從來沒有從未侵犯過個人隱私。

立陶宛警示 手機成資安漏洞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021年9月獲立陶宛國防部網路安全中心,揭露小米公司於歐洲販售之Mi 10T 5G手機內建軟體具有文字審查功能後,立即委任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檢測在台銷售的小米同款手機。

測試結果發現小米10T 5G手機內建的七個APP(包含個性主題、音樂、套裝軟體安裝程式、手機管家、垃圾清理、下載管理、小米視頻)會從globalapi.ad.xiaomi.com伺服器下載針對「自由西藏」、「台灣獨立」、「美國在台協會」、「香港獨立媒體」、「六四事件」、「近平」、「胡錦濤」、「蔡英文」等涉政治詞彙進行比對之檔案(MiAdBlacklistConfig),具有阻絕連網或將相關瀏覽行為回傳之疑慮。

NCC指出,手機已是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資訊外洩都可能造成個人隱私及權益受損,呼籲民眾,應重視並提高個人資料與隱私保護的安全意識,審慎使用或購買手機與聯網設備。

台灣小米回應否認侵犯隱私 個資防護應提高警覺

對於NCC指控,小米也立即發出的新聞稿回應,重申小米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限制、回傳或阻隔手機用戶的任何個人行為,例如搜尋、打電話、瀏覽網頁或使用第三方通訊軟體。

台灣小米指出,NCC報告中說明的是小米對廣告管理軟體的使用,NCC報告內指出的MiAdBlacklistConfig檔案,主要管理廣告商於小米自有App中推送的付費廣告內容,保護使用者免受部分內容的影響,比如色情、暴力、仇恨言論、以及可能冒犯當地使用者的資訊。這一作法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站規範管理(例Facebook廣告政策或Google Ads內容條款等)是很常見的作法與規範。

無論此次小米是否有侵害隱私權的問題,民眾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個資外洩都是必需的,特別是未來民眾使用的數位工具只會變多不會減少,對於資安防護的警覺心勢必要有感提升。

相關新聞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