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機師罷工調解成功 勞資達四共識

機師工會與長榮航空昨(28)日達成四項共識,長榮航允諾調整薪資、外站津貼及不直接聘用外籍駕駛為正機師;機師工會則允諾,在2026年5月31日前將不再就上述三項勞資爭議標的發動爭議行為。

 

長榮航空機師原擬在今年春節期間從2月7日至18日;今年4月春假期間3月30日至4月7日發動罷工,昨日勞資雙方達成四項共識,宣告罷工危機正式落幕。

 

機師工會、長榮分會與長榮航空昨天針對勞資爭議逐項達成協議,在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及主管機關見證下,由長榮航空副總經理普維屏、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代表簽約。

 

機師工會長榮分會各項訴求,經主管機關協調、勞資雙方協商後,達成四點協議。包括一、於長榮航空公司去年底所宣布的調薪外,公司同意於本薪及職務津貼項目,再行調漲飛行員正駕駛每月13,500元、資深副駕駛每月11,000元、副駕駛每月10,000元。此外,公司亦同意調整副駕駛與資深副駕駛之年度晉薪薪級上限。二、有關外站津貼部分,公司允諾將定期檢視,並儘速於上半年度進一步調漲。

 

三、有關停止進用外籍正駕駛部分,公司同意不直接以正機師身分進用外國籍機師。除非營運上有特殊需求始能聘僱,然申請程序上須經勞動部與交通部民航局依法實質審查。四、機師工會同意自勞資雙方簽署協議生效日起,至民國115年(2026年)5月31日止,不再就上述三項勞資爭議標的發動爭議行為。

 

機師工會昨表示,雙方得以有效率提前達成共識,關鍵在於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與主管機關、勞動部次長王安邦近日努力協調、讓雙方進行實質協商的結果。此外,桃園市勞動局,自工會啟動勞資爭議行為程序後,即積極主動協助、協調,並在促成勞資雙方初期協商的努力。

台灣的觀念不同於歐美國家,對於勞方自我權益保障不重視,此次事件是對於自身權益的爭取,對於勞資雙方的永續發展是正面方展,慢慢改善勞資長久以來不對等的關係,也是勞方自身權益抬頭的一大成功。

相關新聞

經濟部長龔明鑫16日舉行媒體交流會,提出新治水工程、能源轉型2.0、布局先進科技等政策。能源方面,他表示,...
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共有333家企業通報、影響人數7,334人,其中,受對等關稅衝擊的企業為242家,...
史丹佛網路政策中心近期發布研究報告 《不確定性下的監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選項》 (Regulating under...
《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政大財政學系名譽教授曾巨威表示,新《財劃法》釀成朝野對立,朝野雙方應進行協商與合作,並尊重財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