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四印度成功登月 世界地位躍進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指稱,印度登月探測器「月球飛船三號」已於台灣時間廿三日晚間八點卅四分成功於月球南極軟著陸。印度創下人類首次在月球極地表面成功著陸的壯舉,也成為繼美國、蘇聯和中國之後,全球第四個實現登陸月球國家,也為印度未來在國際政局上的地位,增添更多色彩。

全球第四 印度登月成功

印度太空項目始於1960年代,迄今發射數百枚衛星。2008年,「月船1號」(Chandrayaan-1)任務證實月球南極存在隕石坑洞;印度上次執行登月任務是2019,當時月球飛船二號嘗試登陸月球南極,但在最後登陸階段墜毀月球。

很多印度國民認為,若月球著陸成功,進一步證實了他們的國家正在崛起,成為現代的超級大國。本月23日,成千上萬人在河岸、寺廟和宗教場所,包括北印度的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點燃了油燈,祈求這項任務的成功。

在印度成功登月前,俄國「月球廿五號」登月探測器原定21日於月球南極表面著陸,但19日偏離預定航道後,已墜毀在月球表面;因此,印度總理莫迪則將登月任務的成功歸功於全人類。印度這次登月任務僅花了約7400萬美元(約台幣24億元)預算,遠低於美中。

提升全球地位 世界之南力量展現

此次「月船3號」的成功,外界預估不僅展現印度作為崛起的太空科技大國地位,也有助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明年大選前提升聲望。「印度已經登陸月球,到達月球的南極點──過去從未有其他國家抵達的地方,我們正在見證歷史,」正在南非參加金磚五國(BRICS)峰會的莫迪,觀看登陸畫面時揮舞著印度國旗。

根據《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的分析,在全球舞台上,這次月球登陸象徵著印度登峰的時刻,這也給莫迪帶來明顯的政治收益。印度成為登陸月球的少數國家之一,許多有此抱負的國家,包括以色列、日本、俄羅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尚未在月球南極成功著陸。

《紐約時報》(NYT)指出,印度的成功超越了俄羅斯,蘇聯曾是第一個將衛星、人類和女性送入太空的國家,這反映了兩國太空計劃的命運轉折。近幾十年來,印度的外交政策在華府和莫斯科之間保持微妙平衡,然而印度現正面臨著鄰近中國不斷擴大的威脅。中印軍隊已經在喜馬拉雅山區對峙3年,對中國威脅的敏感性是印度政策考量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美國和印度對北京的不滿程度都逐漸加深,兩國之間的合作也持續增強,包括在太空領域。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的國家安全研究名譽教授卡納德(Bharat Karnad)表示,隨著「月船3號」的成功,莫迪有機會通過突顯印度的科學實力,「更有信心地在國際舞台上主張印度的國家利益」。

 

相關新聞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接受美媒訪問時強調,干預央行決策會招致嚴重後果,拉加德的說法被外界認為是向川普發出警告,如果他試圖干預聯準會(Fed)...
美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爾(Jerome Powell)謹慎地 為下月降息埋下伏筆 ,但向所有期待激進寬鬆政策的人傳遞了一個微妙資訊:...
美聯準主席傑伊•鮑爾(Jay Powell)已爲美國央行下月降息掃清障礙。但兩份經濟報告仍可能顛覆華爾街對降低借貸成本的押注。...
在FED可能降息的前景,許多板塊:房地產公司、銀行、製造商等市場正在提振。反之,華爾街最受歡迎的股票——引領主要股指創下紀錄的「...